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娜

作品数:5 被引量:17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生态学重点学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华北平原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氮肥运筹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平衡
  • 1篇冬小麦
  • 1篇养分
  • 1篇玉米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命周期
  • 1篇生命周期评价
  • 1篇生物量碳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氮素
  • 1篇土壤氮素平衡
  • 1篇土壤类型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工业学院

作者

  • 4篇刘文娜
  • 3篇吴文良
  • 3篇王明新
  • 2篇王秀斌
  • 1篇夏文建
  • 1篇裴雪霞
  • 1篇包永红
  • 1篇毛文峰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的农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针对于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的限制,将人工神经网络引入地下水非点源污染格局的模拟和预报中,建立了基于G IS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以模拟分析农区浅层地下水NO3--N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农田氮盈余、地下水埋深、30~60cm土层砂粒含量和土壤有机质4个因素为输入因子,以地下水NO3--N为输出因子,通过网络训练以及观测点缓冲区半径的设定与调整,BP神经网络模型有效地模拟了山东省桓台县地下水NO3--N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且有较高的精度。该研究可为华北平原农区地下水质管理提供分析工具与决策依据,是对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的有益补充。
王明新吴文良刘文娜
关键词:硝酸盐人工神经网络华北平原
不同土壤类型和农业用地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被引量:82
2006年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山东桓台县3种土壤类型(潮土、褐土和砂姜黑土)与农业用地方式(林地、菜地和粮田)对土壤表层(0—10 cm)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农业用地方式对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较大,3种利用方式的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显著,依次为:粮田>菜地>林地;土壤类型不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也不相同。任何一种土壤,菜地的N、P、K含量都高于粮田和林地;有机质含量粮田>菜地>林地;pH值林地>粮田>菜地。全N、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P与微生物量碳呈弱负相关,速效K、pH值和微生物量碳不相关。不同用地方式下土壤养分与微生物量碳的相关程度不同。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水平,施用化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微生物量碳。
刘文娜吴文良王秀斌王明新毛文峰
关键词:微生物量碳土壤养分土壤类型
华北平原冬小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被引量:67
2006年
以华北平原高产粮区——山东省桓台县的冬小麦生产体系为例,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冬小麦两种不同管理措施进行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桓台县冬小麦常规管理措施下环境影响较大的是能源耗竭、环境酸化、全球变暖和水体富营养化,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0.139、0.126、0.093和0.060。采用推荐管理措施可使冬小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综合指数由常规管理措施的0.063降低到0.032。能源耗竭和全球变暖影响主要来源于高耗能的农用化学品生产,环境酸化潜力主要来自过量施氮导致的NH3挥发和农用化学品生产中排放的SO2,水体富营养化潜力主要来自冬小麦生长季施氮引起的NH3挥发。实施化肥的节能与清洁生产并减少氮肥使用量,是控制华北平原冬小麦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关键。
王明新包永红吴文良刘文娜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冬小麦华北平原
氮肥运筹对农大108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以农大108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子粒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3氮肥底施、2/3氮肥两次追肥(N3)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1/4氮肥底施、3/4氮肥3次追肥(N4)处理,氮肥全部作底肥(N1)处理增产效果最小。分次施肥有利于子粒粗蛋白含量、子粒蛋白质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加,子粒粗蛋白含量、子粒蛋白质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均呈上升趋势,以N4处理最佳,其次是N3处理。氮肥不同运筹方式氮素表观损失量差异显著,N1处理其表观损失量最高,N3处理最低。因此,N3处理有效促进了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显著增加了产量和子粒蛋白质产量,降低了氮素表观损失量,是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王秀斌裴雪霞夏文建刘文娜
关键词:玉米氮肥运筹干物质积累氮肥利用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