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
- 作品数:16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芦丁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芦丁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PD‑1中和抗体。发明人研究发现,PD‑1中和抗体可以招募Treg细胞,抑制脊髓损伤后CD8+T细胞的细胞毒性,芦丁则可以直接抑...
- 蔡卫华葛旭辉刘蔚周正唐鹏宇熊军军朱宇峰
-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在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中的应用及其对吞咽困难和邻近节段骨化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比较在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中应用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与融合器并钛板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术后吞咽困难及远期邻近节段骨化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行ACDF治疗的108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9例应用ROI-C固定(A组),49例应用融合器并钛板固定(B组)。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测量颈椎Cobb角、颈椎弓深、上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颈椎功能。分别采用Odom法及Vaccraro标准进行手术疗效评定,记录2组术后吞咽困难及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骨化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JOA评分明显提高,NDI明显降低,颈椎Cobb角和弓深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上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术后JOA评分、NDI、手术疗效优良率和同时间点影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B组相比,A组吞咽困难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更低、持续时间更短,邻近节段骨化发生率也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ACDF中应用ROI-C治疗颈椎病安全、有效,与融合器并钛板固定相比,ROI-C能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和邻近节段骨化的发生率。
- 戎玉罗罗勇骏刘蔚唐鹏宇周快殷国勇蔡卫华
-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脊柱融合术
- 抗CXCL16抗体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抗CXCL16抗体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治疗脊髓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发明人研究发现,注射CXCL16抗体能有效地中和小鼠脊髓中的CXCL16,能显著降低小鼠脊髓中的CD8<Sup>+</Sup>T细胞数量及GZ...
- 蔡卫华刘蔚 葛旭辉 周正 唐鹏宇 朱宇峰 熊军军
- 一种与人骨肉瘤相关的分子标记物USP13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人骨肉瘤相关的分子标记物USP13,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发明人实验研究发现:USP13在骨肉瘤中高度表达,并且提示不良预后,敲低骨肉瘤细胞中USP13的表达可以降低骨肉瘤细胞体外增...
- 刘蔚蔡卫华杨思亭葛旭辉唐鹏宇
- 钛板-融合器系统和插片式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固定融合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比较钛板-融合器固定系统与插片式融合器对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方法:共招募195例成年颈椎病患者,其中98例采用钛板-融合器系统(P组),97例采用插片式融合器(S组)。对患者术前、术后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估。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并通过X线片进行比较,包括C2-C7 Cobb角、颈椎弓深与邻近椎间隙高度(头端与尾端),评估邻近节段骨化(adjacent level ossification development,ALOD)与吞咽困难等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C2-C7 Cobb角与颈椎弓深值均大于术前(P <0.05)。P组患者的尾端椎间隙高度小于术前(P <0.05)。S组中有吞咽困难或ALOD的患者比例比P组低(P <0.01)。两组患者的JOA评分与NDI均有所改善,但恢复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组患者的长期临床疗效均令人满意,两种内固定对颈椎矢状序列均有改善,但两组间变化程度并无差异。钛板-融合器系统更易使手术节段头端邻近节段出现骨化,插片式融合器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吞咽困难和ALOD的发生率。
- 周铮罗勇骏戎玉罗刘蔚凡进蔡卫华
- 关键词:颈椎脊柱融合术异位骨化
- 一种与人骨肉瘤相关的分子标记物TRIM22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人骨肉瘤相关的分子标记物TRIM22,所述TRIM2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发明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骨肉瘤组织中TRIM22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骨组织;过表达骨肉瘤细胞中TRIM2...
- 蔡卫华杨思亭刘蔚葛旭辉唐鹏宇
- 一种星型胶质细胞特异性METTL3过表达的重组腺相关病毒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型胶质细胞特异性METTL3过表达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在制备防治脊髓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成功构建一种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METTL3过表达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该病毒可在体内星形胶质细胞中特异性过表达METT...
- 蔡卫华葛旭辉刘蔚凡进唐鹏宇蒋东冬杨思亭
- 手术中应用Zero-p系统与传统椎间钢板融合器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新型Zero-p系统和传统椎间钢板融合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传统钢板椎间融合器治疗颈椎病56例(传统手术组),Zero-p系统治疗47例(Zero-p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吸烟史、手术节段、随访时间、植骨融合率、吞咽困难发生率、邻近节段异位骨化形成(adjacent-level ossification development,ALOD),观察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结果:传统手术组只有单节段手术时间显著超过Zero-p组(P<0.05),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双节段或者多节段手术时间、随访时间、椎间融合率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各时间点VAS评分、颈部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内,传统手术组吞咽不适发生率显著高于Zero-p组(P<0.05)。末次随访时,传统手术组ALOD的发生率(25.00%)显著高于Zero-p组(3.19%,P<0.05)。结论:Zero-p系统与传统钢板固定均能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症状,但Zero-p系统术后吞咽困难和ALOD发生率更低,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
- 许超陈建刘蔚凡进余利鹏蔡卫华殷国勇
- 关键词:融合器吞咽困难钢板固定颈椎病
- 腰椎滑脱症融合术后脊柱矢状面平衡改变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单节段及双节段固定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矢状面参数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4例(Ⅰ度32例,Ⅱ度12例)经T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手术固定节段分为单节段组(29例)和双节段组(15例)。分析比较术前、术后全脊柱侧位X线片的矢状面参数脊柱骶骨角(SSA)、T_1骨盆角(TPA)、腰椎前凸(LL)、骨盆投射(PI)、骨盆倾斜(PT)及骶骨倾斜(SS),以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个月。全组患者术后SSA、TPA、LL、SS均较术前增大,PT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JOA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节段组手术前后LL差值、ODI差值与双节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手术前后LL差值与ODI差值均相关。SSA差值在双节段组与VAS评分差值相关,在单节段组二者无相关性。结论Ⅰ度或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通过TLIF治疗可改善脊柱矢状面参数,且单节段固定更有利于术后脊柱矢状面参数的改善。
- 叶林辉刘蔚倪婷凡进殷国勇邹月芬蔡卫华
- 关键词:腰椎脊椎滑脱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肌肉骨骼平衡
- 一种巨噬细胞特异性USP13过表达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巨噬细胞特异性USP13过表达的重组腺相关病毒,构建方法:体外克隆USP13基因,将USP13基因和pAAV‑Lyz2载体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EcoRI双酶切,然后DNA连接,得到含有USP13的...
- 蔡卫华刘蔚杨思亭葛旭辉蒋东冬唐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