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铁水
  • 3篇铁水预处理
  • 3篇脱硅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预脱硅
  • 2篇铁水预脱硅
  • 2篇流场
  • 2篇搅拌转速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利用率
  • 1篇熔化
  • 1篇熔化性
  • 1篇熔化性能
  • 1篇死区
  • 1篇起泡
  • 1篇转速
  • 1篇炉渣
  • 1篇搅拌法
  • 1篇搅拌能

机构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6篇张召
  • 5篇宁培峰
  • 3篇张步实
  • 3篇王云思
  • 3篇李志杰
  • 2篇杨世山
  • 2篇杨小光
  • 1篇耿敬涛
  • 1篇杨晓光

传媒

  • 3篇河北冶金
  • 1篇山东冶金
  • 1篇炼钢
  • 1篇2014年炼...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KR法脱硫转速对搅拌能及流场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计算了不同容积KR法脱硫铁水罐在不同搅拌转速下的搅拌能大小。并基于Fluent软件以100 t KR法脱硫铁水罐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探究转速对流场特性的影响。从铁水速度分布及自由液面的流动情况分析得出100 t KR法脱硫铁水罐最佳的搅拌转速范围为90-120 r/min,搅拌能的合理范围为1.23-4.60 k W/t。
张召宁培峰李志杰杨晓光
关键词:KR脱硫搅拌转速搅拌能
铁水预处理搅拌法脱硅的特征初探
2013年
在实验室SiC管炉中进行了铁水预处理脱硅的试验研究,比较了上置法、吹气搅拌法、模拟喷吹法和机械搅拌法脱硅的脱硅能力、起泡高度、脱硅有效氧利用率。初步结果表明:搅拌能明显地缩短脱硅反应时间,提高脱硅速率,且随搅拌功增大,脱硅能力提高。机械搅拌法脱硅渣起泡高度最低,脱硅能力明显优于上置法脱硅,说明机械搅拌有利于抑制或降低脱硅渣起泡、提高脱硅能力。
耿敬涛杨世山张步实王云思张召宁培峰
关键词:铁水预处理脱硅搅拌法起泡
高Al_2O_3含量的高炉渣熔化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首钢现场高炉渣为基础渣样,采用三角锥试样变形法,在高Al2O3含量的条件下研究了炉渣二元碱度、Al2O3含量及MgO含量对高炉渣熔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角锥试样变形法可以使炉渣试样的熔化变形过程更明显,特征温度的判断也更加准确;炉渣二元碱度(1.0~1.25)以及Al2O3含量(15% ~ 22%)增加均会使炉渣熔化性温度出现较为明显的升高;适当地增加MgO含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炉渣的熔化性能.
宁培峰张召李志杰杨小光
关键词:高炉渣熔化性能
KR法脱硫搅拌转速对流场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以铁水罐实际尺寸建立物理模型,通过CFD软件,应用VOF多相流模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KR法脱硫在不同搅拌转速下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的漩涡高度与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本模拟的正确性。通过比较不同转速下铁水罐内的速度场与湍动能,找到了铁水罐内的流动死区,增大转速可以有效地减小死区大小。当搅拌转速由60 r/min增大到120 r/min时,死区大小由27.1%减小到17.2%。考虑到实际情况,最佳搅拌转速取120 r/min。
李志杰张召杨小光杨世山张海涛李福高
关键词:流场CFD模拟搅拌转速死区
机械搅拌法铁水预脱硅的动力学研究
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铁水预处理机械搅拌法脱硅的动力学试验,考察了铁水温度、搅拌方法、初始硅含量、脱硅渣碱度等因素对脱硅反应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铁水温度对脱硅速率影响较小;机械搅拌可显著提高脱硅速率;脱硅反应初期的限制...
张步实王云思张召宁培峰
关键词:铁水预处理脱硅动力学
文献传递
机械搅拌法铁水预脱硅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铁水预处理机械搅拌法脱硅的动力学试验,考察了铁水温度、搅拌方法、初始硅含量、脱硅渣碱度等因素对脱硅反应速率的影响.试验表明:铁水温度对脱硅速率影响较小;机械搅拌可显著提高脱硅速率;脱硅反应初期的限制环节是硅在铁水侧的传质,当渣中FeO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后,FeO在渣相侧的传质成为脱硅过程的限制环节,或与硅在铁水侧的传质共同控制速度;脱硅渣碱度在0.32 ~0.65变化对脱硅速率无显著影响.
张步实王云思张召宁培峰
关键词:铁水预处理脱硅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