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州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房颤动患者hsa-miR-4443的变化及其影响与机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hsa-miR-4443在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患者100例,分为房颤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进行血清hsa-miR-4443水平、Ⅲ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ⅢN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测定。通过用hsamiR-4443模拟物和抑制剂转染心脏成纤维细胞(HCFBs),进行增殖、迁移、侵袭试验,寻找hsa-miR-4443的作用靶点和影响心房纤维化的信号通路。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PINP、PICP、PⅢNP、左心房内径(LA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08)。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患者血清hsa-miR-444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经miR-4443模拟物转染的HCFBs,其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低于模拟物对照组(P<0.05)。经miR-4443抑制剂转染的HCFBs,其增殖、迁移和侵袭明显高于抑制剂对照组(P<0.05)。根据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hsa-miR-4443可通过THBS1下调TGF-β1/α-SMA/胶原蛋白信号通路,促进HCFB纤维化改变。结论 hsa-miR-4443在心房颤动患者中表达水平下降,并参与调节心房纤维化来影响房颤。
- 肖婧雯张彦戴亨纷唐媛欧阳煜李川川余美琴林小花
-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纤维化
- 2型糖尿病患者胸主动脉钙化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胸主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及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334例因疑有冠心病而行冠脉造影的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均行胸部CT检查,分析胸主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047,95%CI:1.010~1.085,P=0.012)、吸烟年限(OR=1.866,95%CI:1.039~3.352,P=0.037)、颈动脉硬化(OR=2.717,95%CI:1.602~4.610,P<0.001)为2型糖尿病胸主动脉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2型糖尿病合并胸主动脉钙化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970,95%CI:1.372~6.431,P=0.006);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胸主动脉钙化与冠心病呈正相关(r=0.147,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及吸烟年限越长,或合并颈动脉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胸主动脉钙化的发生风险更高;2型糖尿病合并胸主动脉钙化的患者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 程效张彦欧阳煜李川川
- 关键词:冠心病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2022年
-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电图QRS波时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67例HFpEF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6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电图QRS波时程和血清MMP-2水平,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HFpEF患者的心电图QRS波时程、QRS波时程比值(TEF)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HFpEF患者心电图QRS波时程与TEF、LVEF、血清MMP-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QRS波时程、血清MMP-2水平长于或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随着其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增加,HFpEF患者的心电图QRS波时程增加,TEF、LVEF均降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FpEF患者心电图QRS波时程和血清MMP-2水平呈正相关,和TEF、LVEF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HFpEF患者心电图QRS波时程延长,血清MMP-2水平升高,心电图QRS波时程联合血清MMP-2水平检测或可用于HFpEF疾病评估,帮助临床预测病情严重程度。
- 卓闽彬张彦唐媛余美琴李川川
- 关键词:射血分数心电图QRS波时程
- 犬迷走神经刺激时间和心房起搏频率对房颤诱发率的影响
- 2016年
- 背景:心脏自主神经系统作为上游因素在心房颤动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未知。目的:制作单纯迷走神经干刺激介导犬心房颤动模型,进一步揭示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在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30条健康成年比格犬随机分为5组:105%窦性心率起搏右心房作为基础对照组,500bpm起搏右心房作为对照组,1000bpm起搏右心房作为实验组1,颈部迷走神经干刺激作为实验组2,500bpm起搏右心房同时予颈部迷走神经干刺激作为实验组3,每组6条,连续起搏右心房或迷走神经干刺激12h。于起搏右心房或迷走神经干刺激前及起搏右心房或迷走神经干刺激后每2h测定犬心房及左上、左下肺静脉的房颤诱发率、房颤持续时间、有效不应期,并计算出有效不应期离散度。结果与结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增强心房颤动易感性,提示调节自主神经张力可能是早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一种干预方法:1000bpm起搏右心房组对自主神经产生了显著影响,提示临床快心房颤动频率的心房颤动需要干预自主神经。
- 饶明亮侯月梅张晓雅张彦张峰杨志
- 关键词: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心脏电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