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菁

作品数:6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肠癌
  • 3篇成像
  • 2篇影像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CT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动态增强磁共...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表现
  • 1篇增强磁共振
  • 1篇增强磁共振成...
  • 1篇直肠癌肝转移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伍兵
  • 6篇张菁
  • 4篇杨岚清
  • 2篇邱萌
  • 2篇余鑫
  • 2篇庄宇
  • 1篇刘丹
  • 1篇帅桃
  • 1篇夏春潮
  • 1篇李真林

传媒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MRI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被引量:16
2019年
淋巴结转移是预测直肠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准确评估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助于临床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常规MRI主要依靠淋巴结大小诊断淋巴结性质,准确性不高。扩散加权成像(DWI)能够敏感地发现淋巴结,但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有部分重叠。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分析能反映淋巴结微环境情况,有利于鉴别淋巴结性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MRI(USPIO-MRI)可以诊断淋巴结性质且诊断敏感度较高,但尚未应用于临床。就常规MRI、DWI、DCE-MRI、USPIO-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予以综述。
刘丹张菁杨岚清伍兵
关键词:直肠肿瘤淋巴结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对肝泡状棘球蚴病的诊断与可切除性评价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肝泡状棘球蚴病的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5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8例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肝泡状棘球蚴病患者的CT表现,并将MS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行对照分析。结果 28例共检出肝内病灶45个,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不均质的浸润性低密度影,伴高密度钙化及更低密度的坏死区,平扫边界模糊而增强后界限清楚,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部分边缘及分隔轻度强化。MSCT血管三维重建图像显示血管受累表现为肝内血管的推挤、受压、移位、狭窄、包绕或中断。MSCT所见与手术结果比较,对判断血管受累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肝动脉为67%及97%,门静脉为83%及93%,肝静脉为84%及91%,下腔静脉为85%及100%。12例MSCT评估认为可根治切除者与手术结果判断基本一致,16例MSCT评估不能根治切除中仅2例通过对受累的大血管及胆管进行部分切除、修复和重建得以根治性治疗。结论 MSCT能对肝泡状棘球蚴病进行准确的术前诊断及显示血管受侵犯情况,对于评价可切除性及手术方式的制定具有重要价值。
庄宇余鑫张菁谢梦雨李显忠李伟伍兵
关键词:泡状棘球蚴病肝脏
脾脏病变CT/MRI诊断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脾脏的变异与病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以及放射科医生关注。因此,该文通过CT和MRI对脾脏的先天变异、脾脏良性占位病变、恶性病变、门脉系统高压等病变的诊断进展进行简要概述,以指导临床及放射科医生对脾脏病变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
张菁伍兵庄宇杨岚清
关键词:脾脏影像磁共振成像
低剂量CT灌注扫描定量评估近侧胃癌可行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究低剂量CT灌注扫描定量评估近侧胃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初步诊断为近侧胃癌患者(近侧胃癌组),并选取纳入患者中胃底部分没有受累者作为对照(正常胃底组)。计算每次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使用后处理软件生成灌注参数图,包括达峰时间(TTP)、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渗透性(PMB),比较近侧胃癌组和正常胃底组各灌注参数值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本研究近侧胃癌组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34例,正常胃底组25例。34例近侧胃癌患者中T1+T2期11例,T3+T4期23例;腺癌26例,印戒细胞癌8例;无淋巴结转移17例,有淋巴结转移17例。(1)近侧胃癌组的BF、BV及PMB值均明显高于正常胃底组(P<0.001),但MTT及TTP值低于正常胃底组(P=0.050,P=0.036)。BF、BV、PMB、MTT及TTP诊断近侧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5、0.807、0.987、0.654及0.649,BF和PMB诊断近侧胃癌的能力最强,其次为BV。(2)印戒细胞癌的BF值明显低于腺癌(P<0.001),而其PMB值明显高于腺癌(P<0.001)。印戒细胞癌和腺癌的BV、MTT和TTP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F和PMB鉴别组织病理类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6和0.856,BF对患者的组织病理类型诊断能力强于PMB(P=0.047)。(3)T3+T4期患者的PMB值大于T1+T2期患者(P=0.004),而BF、BV、MTT及TTP值在T3+T4期和T1+T2期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B区分T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4。(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各灌注参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受试者在单次CT灌注成像中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为8.58 m Sv,远低于常规CT灌注检查辐射剂量标准。(6)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近侧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高T分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
杨岚清余鑫张菁李真林夏春潮帅桃伍兵
关键词:CT灌注成像低剂量
化疗后结直肠癌转移瘤钙化CT影像学表现与化疗反应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转移灶在联合西妥昔单抗靶向化疗后钙化的CT特征与其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过联合西妥昔单抗靶向化疗且有完整资料的转移性结直肠癌钙化患者。两位影像科医生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钙化的发生、钙化特征,以及治疗疗效评价进行独立评估。参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本)》对患者的最佳疗效评价进行记录:(1)将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和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归为治疗有反应组,将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归为治疗无反应组;(2)对于疗效评价为SD的患者,由于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较长的患者可以认为能从治疗中获益,因此根据PFS长短对其进行进一步分组,将PFS大于治疗有反应组中位PFS的患者与疗效评价为CR或PR的患者归为治疗获益组,余者归为治疗未获益组。对比分析患者转移瘤钙化的不同影像学特征(钙化形态、最大钙化密度、钙化密度-时间增长斜率)的差异。结果:在所有符合要求的111名患者中,出现肿瘤钙化的患者总计27例,共涉及30个部位,其中肝脏转移灶钙化患者19个(63.3%),淋巴结转移8个(26.7%),肺转移2个(6.7%),皮下转移1个(3.3%)。治疗有反应组12例,治疗无反应组15例;治疗获益组13例,治疗无获益组14例。治疗有反应组对比无反应组有较高的钙化密度-时间增长斜率,治疗获益组表现为钙化灶数量增加的比例(61.5%)较治疗无获益组(14.3%)高(P=0.018),最大钙化密度在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转移瘤钙化灶均为无定形钙化,呈中心性钙化(占36.8%)、偏心性钙化(占36.8%)以及花环状钙化(占15.8%)和弥漫性钙化(占10.6%)。淋巴结转移灶可呈弥漫型(占75.0%),以及曲线或壳状钙化(占25.0%),在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接受联合西妥昔单抗靶向�
张菁周裕文邱萌邱萌杨岚清
关键词:结直肠癌转移瘤钙化
计算机断层扫描纹理分析在预测联合靶向化疗后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治疗反应的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纹理分析在预测联合靶向化疗后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疗效的价值。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7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且有完整资料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82例。参照RECIST1.1标准,将患者分为治疗有反应组和治疗无反应组。采用CT纹理分析软件,在门脉期对标记病灶进行3D纹理分析。对比治疗有反应组和治疗无反应组间的纹理参数差异,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得出其诊断效能参数。结果显示,治疗前病灶熵(Entropy)、能量(Energy)、方差(Variance)、标准差(std. Deviation)、95th分位数(Quantile95)以及熵和(sumEntropy)在治疗有反应组(n=44)和无反应组之间(n=38)有显著差异(P <0.05);较高的熵、熵和、方差、标准差以及较低的能量似乎预示着较好的治疗反应。当熵和> 0.867时,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断效能,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5%、79.5%。因此,CT纹理分析在预测联合靶向化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潜在的疗效预测的生物学标志。
张菁周裕文邱萌伍兵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纹理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