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富营养化城市景观水体表观污染下的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特征被引量:9
- 2016年
- 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特征反映城市景观水体表观污染状况,为研究富营养化城市景观水体表观污染与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的内在联系及其影响因素,在苏州市市内的典型富营养化河道:枫津河,选取5个代表性取样点,测定水中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表观污染指数(SPI)及水质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富营养型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具有相似的粒度分布特征,粒度分布存在多峰,且出峰位置大致相同,悬浮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由多个组分叠加构成.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最多可分为6个组分,各组分粒径范围分别为〈1.5μm、1.5~8μm、8~35μm、35~186μm、186~516μm、〉516μm.组分Ⅲ是优势组分(体积分数均值38.3%~43.2%).组分Ⅲ体积分数与SPI值、Chl-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组分Ⅲ体积分数的增大是该类水体表观污染程度加深的粒度结果表征,该组分体积分数的增大主要来自于藻含量增加;组分Ⅳ+组分Ⅴ+组分Ⅵ体积分数在有外源时明显高于无外源时,无外源时组分Ⅳ+组分Ⅴ+组分Ⅵ体积分数与SPI值显著负相关,有外源时组分Ⅳ+组分Ⅴ+组分Ⅵ体积分数与SPI值存在较弱的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环境因子(F_v/F_m和DO)和外源因子作用水体主要表观污染物质藻类的含量,进而影响悬浮颗粒物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和水体表观质量;水动力条件作用悬浮颗粒物粒径,较大水动力使中值粒径增大,对水体表观质量未产生显著影响.
- 贡丹燕潘杨黄勇包伟李倩倩
- 关键词:城市景观水体悬浮颗粒物粒度多组分
- 混凝与Fenton预处理医药中间体废水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分别采用混凝和Fenton对医药中间体废水进行预处理,探究了混凝剂的种类,Fenton反应的p H、反应过程中H2O2和Fe2+的摩尔比等因素对医药中间体废水预处理的影响,在适宜参数条件下比较了3种联合预处理方法对COD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最适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铁(PAFC),其COD去除率为14.34%;Fenton氧化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初始p H=3.5,n(H2O2)/n(Fe2+)为4。适宜条件下经过2 h的Fenton反应,COD去除量为5.675 g/L,去除率达26.03%。三者联合预处理效果顺序为2级Fenton>混凝+Fenton>Fenton+混凝,其中混凝+Fenton去除率为33.49%,二级Fenton为41.74%。
- 李倩倩潘杨
- 关键词:医药中间体废水混凝FENTONCOD去除率
- 无机型城市景观水体表观污染的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特征:以中国运河苏州段为例被引量:6
- 2016年
- 基于悬浮颗粒物粒度分布特性能为水环境表观质量研究提供重要信息,以流经苏州市市内运河水为研究对象,探讨无机型城市景观水体中不同表观污染程度下水中悬浮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从悬浮颗粒物的粒径角度来解释无机型景观水体表观污染机制.结果表明,无机型水中悬浮颗粒物以单峰分布为主,中值粒径范围13-25.2μm,组分Ⅱ(粒级3.8-16μm)是优势组分,体积分数范围29.4%-59.6%;水体表观污染的敏感组分为组分Ⅱ(粒级3.8-16μm)和组分Ⅳ(粒级32-64μm),表观污染指数(SPI)与组分Ⅱ和组分Ⅳ体积分数关系具有分段性,分段节点是浊度为45NTU处,浊度小于45NTU时,SPI值与组分Ⅱ体积分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组分Ⅳ体积分数呈显著负相关;当浊度大于或等于45NTU时关系相反.影响苏州运河水粒径分布的因素主要是生物因子和水动力条件,生物因子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藻类的增加,水动力条件的作用是使水体发生再悬浮,导致水中大颗粒物质的增加.
- 李倩倩潘杨贡丹燕黄勇夏侯刚
- 关键词:悬浮颗粒物城市景观水体
- 中小企业EHS管理手册编写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通过对苏州地区部分中小企业的环境、职业健康以及安全管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中小企业的EHS管理并不理想。依据EHS管理体系最核心要求,并结合调查结果和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探索出一套精简的、适用于中小企业的EHS管理手册的编写方法和要点,以期达到在中小企业推广EHS管理体系的目的。
- 李倩倩陈亢利
- 关键词:EHS管理手册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