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聪聪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胞菌
  • 1篇胸腔
  • 1篇胸腔感染
  • 1篇胸外
  • 1篇胸外科
  • 1篇胸外科患者
  • 1篇预后
  • 1篇生物材料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缺损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患者
  • 1篇细胞
  • 1篇耐药
  • 1篇耐药基因
  • 1篇耐药性
  • 1篇耐药性变化
  • 1篇扩增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阳市中心医...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3篇王俊钢
  • 3篇李聪聪
  • 1篇苏鹏飞
  • 1篇杨延
  • 1篇金哲
  • 1篇杨翠
  • 1篇张洁

传媒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胸外科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化及耐药机制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胸外科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化情况及耐药机制,为控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分离自胸外科患者铜绿假单胞菌300株,其中2013年87株,2014年92株,2015年121株,采用K-B法测定菌株的耐药性,通过PCR检测菌株的耐药基因,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氨曲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6.09%、26.44%、31.03%、36.78%、11.49%、41.38%、22.99%和6.90%,2014年分离株分别为31.52%、42.39%、32.61%、41.30%、17.39%、43.48%、38.04%和10.87%,2015年分离株分别为47.11%、51.24%、36.36%、53.72%、23.97%、42.98%、52.07%和14.05%。PCR扩增oprD、IMP、mexT、nfxB基因大小分别为1 340、412、638和827bp。69株铜绿假单胞菌的IMP基因发生突变,突变率为23%,其基因突变发生在密码子的第640位,基因突变类型为A→G;相应氨基酸突变位点为第214位,氨基酸突变类型为Ser→Gly。5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OprD基因发生缺失,缺失突变率为17%。14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mexT基因发生突变,基因突变率为47%,其突变类型为26位氨基酸(Leu→Val)。8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nfxB基因发生突变,基因突变率为28%,其突变类型为82位氨基酸(Arg→Leu)。结论胸外科患者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且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的突变与细菌耐药性有一定关系。
王俊钢李聪聪毛广显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胸外科患者耐药基因PCR扩增
骨生物材料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位成骨修复肋骨大段缺损被引量:5
2017年
背景:组织工程生物材料具有与自体组织相似的结构与功能。目的:观察骨生物材料复合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位成骨治疗肋骨大段缺损的效果。方法:取Wistar大鼠50只,制备右侧大段肋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于骨缺损处置入氯化钙-藻酸钠凝胶,实验组于骨缺损处植入氯化钙-藻酸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植入后2,4,8周,进行胸部X射线及骨缺损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X射线观察结果:植入后2周,实验组骨缺损区无明显变化;植入后4周,缺损部位开始出现骨质痕迹;植入后8周,缺损部位大部分充满骨质,缺损两端逐渐相接。对照组缺损部位始终未见明显骨质修复,缺损两端逐渐封闭并硬化;2骨缺损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植入后2周,实验组材料腔隙中可见少量骨纤维组织,大量炎性细胞聚集,材料与骨质末端无连接;对照组骨缺部位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未见骨组织形成。植入后4周,实验组支架逐渐降解,可见大量新生骨质;对照组支架仅少量降解,缺损两端出现骨组织聚集。植入后8周,实验组支架大部分降解,可见大量骨组织、骨小梁等组织结构,缺损两端与再生骨质连接;对照组支架大部分降解,缺损两端出现骨硬化;3结果表明:骨生物材料复合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肋骨大段缺损的修复。
王俊钢李聪聪毛广显张洁杨翠
关键词:生物材料间充质干细胞
胸腔感染患者PCT、CR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胸腔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以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138例胸腔感染患者,将其分为重度感染组和非重度感染组,并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天血清PCT和CRP变化。138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治愈组、好转组和加重/死亡组,分析治疗前PCT与CRP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1、3、5天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感染时间延长,PCT和CRP水平逐渐升高,于治疗第3天到达最高水平后逐渐下降,治疗第5天时PCT和CRP水平显著低于第3天(P<0.05),与第1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PCT和CRP水平显著低于好转组和加重/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重/死亡组患者PCT及CRP水平比好转组患者有显著上升(P<0.05)。结论血清PCT及CRP可以作为临床胸腔感染诊断和预后情况判断的辅助指标。
王俊钢苏鹏飞金哲李聪聪杨延
关键词:胸腔感染PCTCRP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