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光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汽车
  • 2篇汽车用
  • 2篇轻量
  • 2篇轻量化
  • 2篇耐蚀
  • 2篇耐蚀性
  • 2篇回弹
  • 2篇过渡区
  • 2篇厚板
  • 2篇车用
  • 1篇镀层
  • 1篇镀锌
  • 1篇镀锌板
  • 1篇盐雾
  • 1篇盐雾腐蚀
  • 1篇润滑
  • 1篇排气
  • 1篇排气系统
  • 1篇碰撞
  • 1篇汽车轻量化

机构

  • 8篇长城汽车股份...

作者

  • 8篇王光
  • 6篇李双一
  • 3篇魏元生
  • 2篇任晓辉
  • 1篇冉浩
  • 1篇靳玉涛
  • 1篇李贺
  • 1篇贾旭明
  • 1篇王刚
  • 1篇赵磊
  • 1篇李卫红

传媒

  • 2篇汽车零部件
  • 1篇全面腐蚀控制
  • 1篇汽车工艺与材...
  • 1篇电焊机
  • 1篇表面技术
  • 1篇上海涂料
  • 1篇汽车制造业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轻量化白车身及多材料连接技术的发展
2017年
汽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一个有效途径,而汽车轻量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轻质合金材料的应用,目前国外已开发出多种多材料应用的轻量化白车身,但其连接问题成为瓶颈,目前通用的点焊连接技术已无法满足要求,各种新晋的连接技术层出不穷。
李双一赵伟奇王光
关键词:汽车轻量化连接技术合金材料车身节能减排
第三代高强钢在汽车应用中冲压特性及回弹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的发展,高强钢应用已成为汽车轻量化的最佳手段。论述了第三代高强钢中的淬火延性钢在汽车上的应用,将淬火延性钢的冲压特性及回弹特性与同级别的第一代高强钢进行了对比试验及分析,并选择典型车身零部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淬火延性钢适合形状相对复杂、强度要求高的安全结构件生产,但回弹较大。通过减少圆角半径可有效控制回弹量,从而实施减薄减重,满足车身轻量化效果。
李双一赵磊王光李卫红任晓辉
关键词:轻量化回弹
动态碰撞下的差厚板模型表征
2017年
本文对差厚板B柱进行碰撞分析,使用分段法对过渡区进行表征。同时结合台车碰撞实验,对仿真分析结果和实际碰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比指标包括变形方式、侵入量、监测点力值变化以及能量变化,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说明动态载荷下,差厚板零件过渡区网格划分采用离散法进行分析,同实际碰撞符合良好,精度满足要求。
王光李双一魏元生
关键词:碰撞
静音钢板CO_2气体保护焊接工艺被引量:1
2016年
以静音钢板为研究对象,基于实车装配需求对静音钢板的CO_2气体保护焊接工艺进行研究和改善。通过对不同组合焊接试样接头拉伸强度及硬度和组织的检测,进行预加焊点新工艺的可行性验证,对比分析焊接工艺改进前后接头强度及断裂模式的差异。结果表明,静音钢板的结构特性是导致可焊性差和接头强度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静音钢板预加焊点新工艺的对策验证,有效提升了静音钢板CO_2气体保护焊的有效性,改善了静音钢板底层焊接性能不良的问题,减少了接头焊接不良问题发生概率。
王刚王光李贺魏元生靳玉涛
汽车用SPR铆钉镀层的选择
2018年
针对某次主机厂铝合金机盖铆钉镀层附着力不良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显微镜观测、对比分析等试验方法对铆钉镀层脱落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依据表面成分分析、附着力及循环腐蚀试验结果,对铆钉镀层进行了重新开发,为铆钉镀层的选型工作提供借鉴。
赵伟奇冉浩王光
关键词:耐蚀性
不等厚板在车顶横梁上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不等厚技术是在轧制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实时控制来自动和连续地调节轧辊间距,从而获取轧制方向板材厚度均匀变化的板材。主要针对某汽车公司某车型车顶横梁应用差厚板材料以及冲压模具的开发进行研究,试制成功不等厚顶盖横梁零件,验证了不等厚板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王光李双一魏元生
关键词:不等厚板过渡区回弹补偿
无机固体润滑处理热镀锌板在汽车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降低汽车生产成本,提高汽车生产效率。方法采用平板拉延法测定无机固体润滑处理热镀锌板与普通热镀锌板等在拉延过程中摩擦系数,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采用SEM观察拉延后各钢板的表面形貌差异;采用拉深试验对比无机固体润滑处理热镀锌板与普通热镀锌板的最大拉深力和最大杯高;采用模拟焊接法对比两者的可焊电流区间、可焊电流宽度、最大剪切力和纽扣直径;采用随车挂片的方法对比两者的磷化、电泳性能。即分别评价无机固体润滑处理热镀锌板和普通热镀锌板在冲压、焊接、涂装性能的差异性。结果冲压性能方面,无机固体润滑处理热镀锌板的摩擦系数较普通热镀锌板降低23%,且微区表面与其他工艺表面的钢板相比几乎无磨损、划伤存在。拉深试验中最大拉深力下降4.5%,最大杯高增加9.5%,无机固体润滑处理热镀锌板具有更优的冲压性能。焊接性能方面,前者较后者的可焊电流区间下降0.6 k A,可焊电流宽度都为1.2 k A,前者的最大剪切力为2.75 k N,后者剪切力为2.6 k N,前者的纽扣直径为5.8 mm,后者的纽扣直径为5.2 mm,焊接性能相差不大。涂装性能方面,前者磷化膜重为3.12 g/mm^2,后者磷化膜重为3.09 g/mm^2,磷化性能相当,且两者的电泳膜性能试验全部通过。经试冲500次发现,无机固体润滑处理热镀锌板可有效防止模具粘锌。结论无机固体润滑处理热镀锌板和普通热镀锌板相比,有更优的冲压性能,焊接、涂装性能相当,且能有效改善锌层脱落。而且,无机固体润滑处理热镀锌板替换普通热镀锌板,可降低整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李双一王光刘翰志任晓辉
关键词:热镀锌板冲压性能
汽车用不锈钢耐蚀差异与耐蚀因素研究
2017年
分析汽车用不锈钢各牌号的耐蚀性差异与影响耐蚀性的因素。采用GB/T 20854-2007中的试验条件进行不锈钢循环腐蚀试验,试验共进行180个循环(1440h),试验结束后观察试片的表面状态。经过180个循环盐雾试验后,不锈钢的耐蚀性由高到低依次为:316-BA>304-8K>304-BA>436L-2D>441-2D>439-2D>430-BA>409L-2D。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普遍高于铁素体不锈钢;表面状态等级越高则耐蚀性越高;防腐蚀作用的元素含量与种类越多则耐蚀性越高,以上结论可为不锈钢在整车排气系统和内外饰系统的选材提供依据。
李双一贾旭明王光
关键词:不锈钢耐蚀性排气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