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模拟增温
  • 2篇结构性碳水化...
  • 2篇非结构性
  • 2篇非结构性碳水...
  • 1篇亚高山
  • 1篇亚高山草甸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群
  • 1篇植物群落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群落
  • 1篇岷江冷杉
  • 1篇冷杉
  • 1篇功能群
  • 1篇高山草甸
  • 1篇草甸

机构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省林业科...

作者

  • 2篇雷静品
  • 2篇王奥
  • 2篇庞晓瑜
  • 1篇刘兴良
  • 1篇李迈和
  • 1篇于飞海
  • 1篇潘红丽
  • 1篇邓云鹏

传媒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模拟增温和功能群去除对岷江冷杉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模拟增温和功能群去除试验,研究不同功能群的草本植物在岷江冷杉幼苗更新定植过程的作用,分析其在温度升高条件下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增温提高了岷江冷杉幼苗的存活率和植物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但抑制了幼苗的生长和根冠比.岷江冷杉幼苗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尤其是可溶性糖含量与存活率呈显著正相关.不增温处理中,草本植物降低了幼苗的存活率,促进幼苗的株高生长和地上生物量积累,禾本科植物和杂类草抑制了幼苗根系生长和地下生物量的积累;增温处理中,杂类草的存在提高了幼苗的存活率,莎草科则显著抑制了幼苗根系生长和地下生物量的积累,禾本科植物和杂类草抑制了幼苗的高生长和地上生物量积累.模拟增温提高了林线树种岷江冷杉幼苗的存活率,但使其面临来自草本植物更剧烈的竞争,抑制其生长.
庞晓瑜袁秀锦王奥王奥李迈和潘红丽刘兴良潘红丽
关键词:模拟增温岷江冷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6
2016年
为了研究气温升高、氮素增加和人为干扰对亚高山草甸植物生长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开顶式生长箱(OTC)模拟增温,同时进行施加氮肥和除草处理,对青藏高原东南缘邛崃山脉东坡巴郎山(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的亚高山草甸植物的生长和NSC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各处理土壤全磷(P)和全钾(K)含量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增温加施肥处理的土壤全氮(N)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增温处理、施肥处理、除草处理、增温加除草处理、施肥加除草处理和增温加施肥加除草处理的土壤全氮含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2)增温促进禾本科和杂类草功能群生长,抑制莎草科功能群生长,提高禾本科功能群重要值,降低杂类草功能群重要值,且对莎草科功能群重要值的作用受施氮和除草的影响;施肥促进禾本科和杂类草功能群的高生长,并且促进莎草科功能群生长;除草促进莎草科功能群生长,抑制禾草科和杂类草功能群的生长;而施肥和除草的交互作用有利于禾草科功能群生长,施肥和除草都提高了莎草科功能群的重要值,降低了禾草科功能群的重要值。(3)不同物种NSC含量及分配对于各处理的响应有所不同,紫地榆的NSC含量与物种分盖度相关性显著,珠芽蓼的NSC含量与物种高度相关性显著。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和土壤氮素增加有利于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生长,并使植物改变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分配来抵御环境压力。
庞晓瑜雷静品王奥邓云鹏
关键词:亚高山草甸模拟增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