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
-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6层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16层CT对进展期胃癌术前的TN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胃癌患者,16层CT平扫+增强扫描后进行容积重建处理,显示胃癌病变累及的部位、范围、大小、周围组织侵犯及局部淋巴结的情况,区别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进行TNM的分期。结果16层CT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对照:T分期的准确性95%,能够显示黏膜及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侵犯情况;N分期准确性95.7%,淋巴结检出水平明显提高;M分期检出率达100%。CT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100%,准确性93.3%,阳性预测值93.3%。结论16层CT 3期增强及图像后处理分析可提高胃癌T、M分期的准确性,是胃癌术前准确分期的可靠方法。CT扫描计划合理制定及3维重建方法合理选择影响病变的清晰显示。
- 王小平蔡建春张海萍魏文苹沈明华纪标水
- 关键词:体层摄像术螺旋计算机肿瘤分期
- 胃癌16层螺旋CT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通过研究16层螺旋CT对胃癌述前TNM分期的诊断与手术病理比较,探索其在确定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72例不同年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疑诊胃癌患者,行常规16层CT平扫加增强三期薄层扫描,扫描后数据经过图形工作站进行二维、三维容积重建处理,多方位显示胃癌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侵犯胃壁程度及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的范围,周围各组淋巴结大小及范围,按照国际统一的TMN分期法进行TNM的CT术前分期,并与手术后病理TNM分期对照。结果:16层CT检查结果与手术后病理对照,T分期的准确性94.4%,能够显示黏膜和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侵犯程度;N分期:N0准确性100%、N1准确性90.5%、N2准确性100%。CT多期增强可区别血管与淋巴结,可显示5mm直径的淋巴结影,特别是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扫描特异性较高,有显著差异,淋巴结检出水平明显提高,但直径小于10mm淋巴结敏感性减低;M分期准确性达100%,清晰显示肺转移、肝转移、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程度及大小。16层CT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95%,特异性80%,准确性92%,阳性预测值98%。结论:16层CT常规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合并图像后处理分析,可提高胃癌TNM分期的准确性,是胃癌术前准确分期的可靠方法,对合理制定手术前计划有较高价值。
- 王小平沈明华余旭茗余瑞明蔡建春张海萍
- 关键词:胃癌TNM分期病理容积重建
- 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应用初探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探索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不同心率下不同方法的显示能力。方法40例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后,用Half和Segement两种重建,VitrealⅡ图形工作站的VitrealⅡ软件,应用表面遮蔽显示(SSD)、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VR)等多种方法重建后处理。结果心率小于70次/min,进行Half和Segement两种方法重,冠脉各支均显示清晰,以R-R间期70%~80%的Half更满意。同样心率70-90次/min,冠脉各支显示均优,以R-R间期的50%~60%的Segement重建更优。心率大于90次/min,Segement重建以R-R间期的50%~60%的Segement重建更优,冠脉各支可显示,右冠较左冠脉显示差,Half重建见锯齿状伪影。结论不同心率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适当选择扫描参数及应用高浓度对比剂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可获得满意的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的图像,作为一种冠心病筛选、随访的无创检查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
- 王小平魏文萍汪敬群杨建和沈明华
- 关键词: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多平面重建无创检查
- 16层螺旋CT在复杂部位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组在复杂部位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复杂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全部行16层螺旋CT螺旋容积扫描,并行三维重建(包括VR法和SSD法)及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分析各种后处理方法对骨折显示情况。结果:30例复杂部位骨创伤患者,CT横断面重建图均获明确诊断;所有病例均行VR、SSD重建和MPR重组,均获明确诊断。16层螺旋CT横断面重建图可发现细小骨折且能兼顾软组织改变,但缺乏立体感,3D重建立体感强,通过旋转可从各个角度和方向进行观察,清楚直观,MPR法可从多方位显示骨折线走行和骨片移位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各具特色,能提供准确的细小信息和直观的立体信息,结合使用可简化思维,提高诊断准确性,是复杂部位骨关节创伤CT检查的趋势。
- 汪敬群庄雄杰王小平吕剑郁万江周玉明杨建和余瑞明林进伟
- 关键词:创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