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琳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侵染
  • 3篇侵染率
  • 3篇菌根
  • 2篇亚热带
  • 2篇亚热带森林
  • 2篇优势树种
  • 2篇树种
  • 2篇热带森林
  • 1篇胸径
  • 1篇真菌
  • 1篇真菌侵染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 1篇酸酶
  • 1篇碳储量
  • 1篇土壤
  • 1篇群落
  • 1篇磷酸酶
  • 1篇磷酸酶活性
  • 1篇磷循环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华...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唐旭利
  • 4篇张静
  • 4篇童琳
  • 2篇张倩媚
  • 1篇郑克举
  • 1篇陈红锋
  • 1篇高一飞
  • 1篇钟思远

传媒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南亚热带森林优势树种氮、磷可利用性与菌根侵染率的关系被引量:8
2016年
氮(N)和磷(P)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其供应是否充足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菌根真菌侵染有助于植物对N、P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而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草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并多以控制实验或者室内盆栽实验为主。选择南亚热带森林演替前期与演替中期的共有优势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以及演替中期与演替顶级阶段的共有优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与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菌根侵染率、根际土酸性磷酸酶活性(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APA)、根际土以及叶片元素含量,探讨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共有优势树种N、P可利用性与菌根真菌侵染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马尾松菌根侵染率由演替前期的48.18%显著增加到演替中期的65.7%;木荷以及锥栗菌根侵染率分别由演替中期的57.7%、50.79%增加到演替顶级的64.03%、53.18%;(2)共有优势树种菌根侵染率与叶片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马尾松菌根侵染率与根际土铵态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共有优势树种根际土APA、叶片N:P均随着演替的进行而升高,木荷和锥栗根际土APA分别由演替中期的8.8、9.38μmol·g^(-1)·h^(-1)显著增加到演替顶级的16.96、15.55μmol·g^(-1).h^(-1);共有优势树种根际土APA与有效磷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根际土C:P、N:P以及叶片N:P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随着南亚热带森林演替的进行,磷限制的增强将使得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共有优势树种菌根侵染率升高,菌根真菌的侵染能够缓解不同演替阶段森林共有优势树种所受的磷限制。
钟思远张静童琳高一飞夏艳菊唐旭利
关键词:优势树种南亚热带森林
菌根形成对不同成熟度的森林优势树种磷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的森林中主要优势树种菌根侵染程度、植物养分与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试图探讨自然生态系统中菌根真菌影响下的磷循环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磷酸酶活性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低的森林群落高于土壤有效磷含量高的森林群落。季风常绿阔叶林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效磷含量皆低于马尾松林,该林型非根际土壤的磷酸酶活性(6.66±0.69mmol·g–1·h–1)则显著高于马尾松林(3.97±1.05mmol·g–1·h–1)。2)磷酸酶活性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存在差异,群落中优势树种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3)由于植物缺磷往往表现为成熟叶片磷含量低,成熟叶片磷含量与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显著负相关关系(R2=0.5416,P<0.0001)表明,磷限制可能是诱导磷酸酶产生的驱动力之一。菌根形成对于促进菌根共生体分泌磷酸酶,缓解土壤磷限制,提高植物磷吸收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童琳唐旭利张静张倩媚
关键词:优势树种磷循环侵染率
赤红壤地区森林土壤球囊霉素相关蛋白测定方法被引量:8
2014年
球囊霉素是丛枝菌根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被证明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固定土壤中重金属、保护有机碳等重要的生态功能。球囊霉素目前尚无法纯化,一般通过测定球囊霉素相关蛋白(GRSP)来对其定量。由于GRSP测定方法的非专一性,目前尚无适宜于各种陆地生态系统的标准测定方法。本文针对GRSP测定结果可能受到提取时间、离心力以及测定前再次离心时离心力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设置对比试验,对亚热带赤红壤地区土壤GRSP提取测定,以期获取适合于该地区的GRSP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当提取时离心时间为10 min,10000×g的离心力提取的易提取GRSP(EE-GRSP)是5000×g提取的1.15~1.82倍,但离心力大小对总GRSP(T-GRSP)影响不显著;当提取时离心力为5000×g时,离心时间由10 min延长至15 min能够显著提高EE-GRSP含量;测定之前对上清液再次离心,若使用较大的离心力(≥10000×g),将显著影响GRSP测定值;经过6次连续提取,能够提取T-GRSP理论最大含量的97.7%~99.8%;因此,在亚热带酸性赤红壤森林生态系统中,GRSP的提取建议采用10000×g 10 min的离心力和离心时间组合,测定前对上清液再次离心时,应以≥10000×g的离心力为宜,研究结果为该地区GRSP的标准化测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静唐旭利郑克举童琳陈红锋
关键词:丛枝菌根亚热带森林
菌根真菌侵染对植物生物量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4
2014年
为了从生态系统尺度探讨菌根资源与植物生物量累积的关系,调查了鼎湖山不同成熟度的三个森林群落主要优势树种的菌根侵染情况.综合分析各森林群落优势树种的个体数、生物量和菌根侵染率发现:1)菌根侵染率与径向生长速率相关,植物生长迅速的阶段菌根侵染率更高.中径级(胸径15-30 cm)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锥(Castanopsis chinensis)的侵染率比小径级(胸径1-15 cm)个体的侵染率高,而大径级个体(胸径30 cm 以上)的侵染率略低于中径级个体的侵染率.木荷(Schima superba)则表现出侵染率随着胸径增大而增高的趋势.2)树种在群落内的侵染率越高,其对群落生物量的贡献率越大.如马尾松在马尾松林和混交林的侵染率分别为(77.30±18.02)%和(40.50±14.42)%,其对马尾松林群落生物量的贡献率达到87.43%,是对混交林生物量贡献率(17.51%)的5 倍.混交林和阔叶林的共有优势树种锥的侵染率和生物量贡献率也有存在相同规律.3)根系碳储量占群落总碳储量比例较高的群落其优势树种平均侵染率相对较高.马尾松林、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中,根系碳储量占群落总碳储量的比例分别为55%、54%、42%,群落优势树种平均侵染率分别为(66.73±10.55)%、(46.97±27.28)%、(54.22±25.45)%,马尾松林的根系碳储量和平均侵染率均高于混交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以上结果表明,菌根真菌侵染对于植物个体生长速率以及群落水平的生物量累积具有-定的促进作用.
童琳唐旭利张静张倩媚
关键词:菌根群落侵染率胸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