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新华

作品数:1 被引量:41H指数:1
供职机构:金坛市农林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氮肥
  • 1篇氮肥运筹
  • 1篇氮素
  • 1篇氮素供应
  • 1篇水稻
  • 1篇水稻产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氮
  • 1篇土壤氮素
  • 1篇土壤氮素供应
  • 1篇土壤矿质氮
  • 1篇矿质
  • 1篇矿质氮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金坛市农林局

作者

  • 1篇邓九胜
  • 1篇白洁瑞
  • 1篇储亚云
  • 1篇曹红娣
  • 1篇朱彩云
  • 1篇蒋新华
  • 1篇李勇

传媒

  • 1篇土壤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麦秆还田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被引量:41
2010年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不同N肥运筹模式对水稻生长及土壤N素供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使水稻增产5.3%,且N肥运筹模式由传统模式A(基蘖肥:穗肥=5:5,基肥:分蘖肥=6:4)优化为B(基蘖肥:穗肥=6.5:3.5,基肥:分蘖肥=8:2)时,增产幅度更大,达9.3%。秸秆全量还田主要通过提高水稻结实率和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实现水稻增产。秸秆还田影响了水稻生长进程,表现为抑制水稻前期(孕穗期)生长和N素累积,而促进后期生物量增加和N素累积。同一时期,N肥模式B水稻生物量、N素累积量均高于模式A。秸秆全量还田后,土壤矿质N发生变化,水稻生育前期较不还田处理(CK)低,而后期较CK高,且N肥运筹模式B较A高。秸秆还田提高了N肥利用率,RNA、RNB分别比CK增加4.1和8.6个百分点,且土壤N素表观盈余量表现为:RNB
李勇曹红娣储亚云邓九胜朱荣松朱彩云蒋新华白洁瑞
关键词:氮肥运筹土壤矿质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