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晓生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 地月系L_1点的月球借力间接转移轨道设计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地月系L1点(LL1)的轨道转移问题,在平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模型下,提出了利用月球借力的间接转移设计方法。转移设计分为地月转移轨道段和月球至LL1流形段。首先,通过改变LL1点初始机动速度,逆向积分LL1点的拟流形,以寻找初始速度、月心会合坐标系下的轨道高度和相位角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月球—LL1流形段微分改正的初始条件。然后,借助地月系不同转移时间的霍曼转移轨道所对应的近月点高度和相位角的关系,获得使2段转移在近月点相拼接的地月转移轨道段。这种设计方法给出了一系列LL1点间接转移轨道,将此设计结果与其他文献中的转移设计方法进行比较,此间接转移轨道比低能量转移轨道节省时间,比直接转移轨道节约能量。
- 辛晓生侯锡云刘林
- 关键词:地月系平动点
- 近地航天器空间交会能耗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针对交会对接任务追踪航天器从入轨到进入第一停泊点的交会过程,采用解析方法分析了交会过程的能耗问题。首先基于二体运动理论,根据导引终点的机械能、相位和偏心率约束分析了交会过程能耗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之后针对交会过程中大气阻力、地球非球形、入轨轨道面偏差和姿控因素,给出了对应的能耗估算方法,最后对空间站运营期间的交会对接任务给出了算例。
- 刘世勇辛晓生
- 关键词:交会对接交会能耗空间站
- 月球探测任务测控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我国的探月工程采用"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测控系统作为工程五大系统之一,通过探月工程建成了全球布站的深空测控网和18 m测控网,并圆满完成了历次任务对探测器的测控,在任务分析与设计、测定轨和链路设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本文以嫦娥四号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发射任务为例,系统梳理了我国深空测控网和18 m测控网现状;根据任务需求,从测控覆盖、链路性能、测定轨精度和日凌影响等方面对测控任务实施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多目标测控、轨道测量和日凌期间的测控方案进行了系统设计。通过对任务期间获取的实测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总结了测控实施情况,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后续月球和深空探测测控通信任务设计提供借鉴。
- 李赞李海涛张哲樊敏徐得珍辛晓生
- 关键词:探月工程测控系统
- 地月空间碎片地基探测能力现状与启示
- 2023年
- 随着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无人和载人月球探测的热潮,月球空间变得越来越拥挤,地月空间碎片探测的需求越发强烈。本文介绍了目前环月轨道的月球碎片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地月空间碎片探测的主要设备,主要包括戈尔德斯顿太阳系雷达、阿雷西博行星雷达和绿岸天文台行星雷达,并对上述的雷达系统月球碎片探测的成果进行介绍。结合我国深空测控网和射电天文观测网的主要装备的技术现状,提出了我国地月空间碎片探测装备建设的发展建议,利用深空测控网和射电天文观测网联合构建地月空间碎片地基探测系统。
- 李海涛陈少伍辛晓生徐得珍
- 关键词:雷达探测
- 近地天体防御模拟推演分析与启示
- 2023年
- 防范近地天体撞击、加强近地天体防御科学研究与技术验证和演习演练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课题。系统梳理了国际上已组织开展的历次近地天体防御模拟推演,重点对代表性较强的2019年和2021年国际近地天体防御模拟推演进行了概要介绍,对比分析了2次推演的参演单位、场景假定、推演流程和结果,并结合这2次推演对涉及近地天体防御的监测预警、撞击风险评估和在轨处置等各相关力量的组织流程和关键能力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了对中国加强近地天体防御工作、组织开展天体防御模拟推演的启示及思路建议。
- 李海涛辛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