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丹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艺术

主题

  • 3篇摄影
  • 2篇影像
  • 2篇影像风格
  • 1篇代偿
  • 1篇电影
  • 1篇宣传片
  • 1篇演员
  • 1篇演员表演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性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文字
  • 1篇预演
  • 1篇真实感
  • 1篇帧频
  • 1篇杀手
  • 1篇摄影师
  • 1篇实感
  • 1篇双子
  • 1篇文字

机构

  • 5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5篇邵丹
  • 2篇齐虹
  • 1篇罗盘
  • 1篇李悦刘
  • 1篇宋震

传媒

  • 3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电影艺术
  • 1篇电影新作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浅谈宣传片的摄影影像风格——从摄影的四大手段谈宣传片拍摄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试图用简明的分析,品类化的分类方式,配以众多案例的讲解,从摄影的四大手段入手,来讲解影视广告宣传片摄影中的常用手法与常见风格,并介绍了众多影视宣传片中的常用设备。与普通的摄影文章不同,本文对手法技巧的讲解更详细,更具体,适于读者理解与借鉴。
齐虹邵丹李悦刘
关键词:宣传片影像风格
为了彩色的黑白 对话《村戏》摄影师邵丹
2017年
用黑白突出彩色问:为什么《村戏》选择了黑白的影像风格?答:影片选景在北方农村,我们放弃了秋季色彩斑斓的拍摄时段,最后决定在冬季拍摄,这样冬季的服装可以把人物塑造得更加立体厚重,严寒气候下的冰雪以及演员表演时呼出的大量哈气,都会为影片带来一种不需要用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严酷和冰冷感。
邵丹桂皓璇伍嘉成
关键词:摄影师影像风格演员表演语言文字
“真实感”的优化与“艺术性”的代偿——从电影《双子杀手》谈高帧频电影创作的得失与未来被引量:2
2020年
《双子杀手》作为李安的第二部高帧频电影又一次引发了热议,从票房和口碑的反馈来看,李安的执著似乎依旧不被理解。本文分析了《双子杀手》的得与失,并从三个维度叩问了李安的技术实验电影。笔者认为,影片的"得"在于真实感的优化,具体表现为"木乃伊情结"的双重呈现;影片的"失"在于艺术性的代偿,具体表现为"影像表现力"的双重桎梏。
邵丹秦宗鹏
关键词:高帧频真实感艺术性
实时虚拟预演在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电影实时虚拟预演技术的出现,给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加直观的生产力工具,艺术创作人员通过使用虚拟预演技术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创造力,同时也节省了影片的拍摄时间,提高了拍摄效率;本文通过在电影《刀背藏身》拍摄过程中使用虚拟拍摄系统的实际体会和技术解决方案这两个角度,对实时虚拟预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邵丹邓宇宋震
变形宽银幕镜头的在创作中的运用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试通过变形宽银幕镜头的发展、变形宽银幕镜头的在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借此探讨宽银幕镜头在将来电影摄影中的地位,以及在如今的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基于网络通道的小成本视频将如何达到宽银幕效果。
齐虹邵丹罗盘
关键词:宽银幕镜头摄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