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健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脉冲
  • 2篇激光
  • 1篇单脉冲
  • 1篇形貌
  • 1篇烧蚀
  • 1篇双脉冲
  • 1篇通量
  • 1篇硅表面
  • 1篇飞秒
  • 1篇飞秒激光
  • 1篇
  • 1篇超短
  • 1篇超快激光

机构

  • 2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吕玉梅
  • 2篇丁红军
  • 2篇张莉英
  • 2篇付宏鸽
  • 2篇纪煦
  • 2篇何健

传媒

  • 2篇科技与创新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飞秒激光超短双脉冲序列烧蚀增强现象
2017年
飞秒激光超短双脉冲序列与硅相互作用研究显示,相对于激光通量较低的单脉冲烧蚀硅材料,同等能量下的双脉冲烧蚀效率明显增加,这种现象在高通量时由于很强的等离子屏蔽效应,烧蚀效率增强趋势被抑制。建立原子模型分析可知,在脉冲序列延时超过1 ps时,增强是由熔融硅转换成金属特性所对应的吸收率改变导致;在脉冲延时小于1 ps时,增强是由第1个脉冲激发电子导致。
纪煦付宏鸽张莉英丁红军吕玉梅何健
关键词:飞秒激光
超快激光单脉冲诱导硅表面火山坑形貌被引量:1
2017年
超快激光单脉冲在高于烧蚀阈值下诱导硅表面形成了纳米尺度的火山坑形貌。在相对低的通量时,火山坑的形貌为不规则圆形,沿着激光偏振方向的直径略长于垂直激光偏振方向的直径,增加了激光脉冲通量,火山坑形貌渐变成接近圆形。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分析可能存在的物理机理为表面缺陷或因初始的弹坑引起硅表面烧蚀区域的电场重新分布,沿着激光偏振方向的电场强度增强,进而形成火山坑的不规则圆形状。
纪煦丁红军张莉英付宏鸽吕玉梅何健
关键词:超快激光通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