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马铃薯中α-茄碱含量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建立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马铃薯中低含量的α-茄碱的高灵敏检测方法。方法:马铃薯用1%甲酸-甲醇(1:1,v/z)N声提取50min。采用C18色谱柱(2.1mm×150mm,5μm)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r/F),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2mL/min;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单四极杆质谱检测。结果:α-茄碱在7~460μg/k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R^2=0.999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6%,精密度为1.13%,重复性为2.59%。结论: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马铃薯中低含量α-茄碱的含量测定。
- 伍慧敏曾静李美刘德明杜宇熊兴耀曾建国
- 关键词:马铃薯龙葵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电子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比较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浏阳豆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以湖南浏阳豆豉为研究对象,比较自然晒制、烘箱烘干和微波烘干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浏阳豆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电子舌,比较3种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豆豉样品之间差异。结果表明:三者干燥方式理化指标差异不大,自然晒制、烘箱烘干、微波烘干的挥发性成分分别有31、33种和22种,自然晒制豆豉主要挥发性成分包括2,3,5,6-四甲基吡嗪(24.10%)、2-甲基丁酸乙酯(19.91%)、2-甲基丁酸(7.82%)、3-甲基-1-丁醇乙酸酯(7.65%)、2,3,5-三甲基吡嗪(7.53%)。烘箱烘干豆豉以乙酸乙酯(3.27%)、2,3-丁二醇(4.23%)、糠基甲基苯丙胺(4.23%)、2-(2-甲基丙基)-3,5,6-三甲基吡嗪(4.13%)、3-辛酮(4.10%)为主。微波烘干豆豉含3-甲基丁酸(27.96%)、2,3,5,6-四甲基吡嗪(13.28%)、2-甲基丁酸(10.55%)、甲酰肼(10.33%)、2,3,5-三甲基吡嗪(6.28%)比例占优。3种干燥方式后的豆豉味道也有差异,其中自然晒制、烘箱烘干2种干燥方式处理后豆豉的味道较接近,它们与微波烘干处理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2主成分上,即鲜味、苦味和咸味。
- 谢靓蒋立文涂彬陈淼芬廖卢艳刘德明周辉
-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电子舌
- 黄芩苷-血根碱离子对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以离子凝胶法制备黄芩苷-血根碱离子对壳聚糖纳米粒(BSI-CS-NPs)。方法以单因素为主要考察方法,筛选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BSI-CS-NPs的形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大小和Zeta电位,HPLC法检测包封率和载药量。结果所制BSI-CS-NPs外观圆整,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326.4 nm,Zeta电位为45.7 mV,包封率为68.73%,载药量为26.68%。相比黄芩苷-血根碱离子对原料药,BSI-CS-NPs 2 h的药物累积释放率减少了约36.51%,12 h累积释放率为92.29%。结论离子凝胶法适用于BSI-CS-NPs的制备,且具有缓释性能。
- 赵静曾建国邹剑锋刘德明肖俐徐丽
-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粒缓释
- 红莲外皮原花青素的纯化与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原花青素作为多酚的一大类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红莲外皮原花青素粗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AB-8和聚酰胺柱进行两次纯化。纯化物通过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um,IR)和电子喷雾离子化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scopy,ESI-MS)对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反相液相色谱-质谱(reverse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RP-HPLC-MS/MS)联用对组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纯化物中有9种原花青素单体和低聚体,其中包括儿茶素和表儿茶素(m/z 289)、棓儿茶素(m/z 305),4种原花青定二聚体的同分异构体(m/z 577)和2种原花青定四聚体的同分异构体(m/z 1 153)。
- 李绮丽彭芳刚刘德明刘珍宝吴卫国
- 关键词:莲子原花青素红外光谱液质联用
- 博落回提取物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 Cordataextract,MCE)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白酒灌胃法建立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阳性药物组,MCE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肝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并测定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经MCE预防性治疗后,大鼠血清中ALT、AST、LDH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活力明显增强、MDA含量显著下降、TNF-α与IL-1β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形态学观察显示MCE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形态。结论 MCE能改善肝功能,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轻肝脏炎症、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 肖俐易键赵静徐丽刘柏炎刘德明曾建国
-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