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岩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栓塞
  • 4篇动脉栓塞
  • 4篇栓塞术
  • 3篇动脉栓塞术
  • 3篇消融
  • 3篇疗效
  • 2篇动脉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瘤
  • 2篇转移瘤
  • 2篇椎体
  • 2篇椎体后凸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椎体转移
  • 2篇椎体转移瘤
  • 2篇细胞
  • 2篇消融术

机构

  • 9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刘玉岩
  • 7篇曹会存
  • 6篇曹广劭
  • 4篇李陆鹏
  • 4篇刘建文
  • 4篇刘健
  • 4篇李辉
  • 3篇刘瑞青
  • 2篇赵晓阳
  • 2篇李天晓
  • 1篇冯博
  • 1篇张强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和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和围术期指标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围术期指标。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150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介入栓塞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止痛剂使用量、住院时间、正常活动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烧、恶心呕吐、血尿、肝功能异常)。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痛剂使用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正常活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烧、恶心呕吐、血尿、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可达到与手术切除治疗相当的临床效果,且能够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止痛药的使用,并发症少。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刘玉岩刘健赵晓阳曹广劭李辉曹会存
关键词: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手术切除介入栓塞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2016年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多发性椎体转移瘤患者(共177节病变椎体)的临床资料,从中挑选出40节致痛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PKP术后采用VAS评分、ECOG评分对患者的疼痛、功能状况进行评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术后6个月内各时间点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ECOG得分术后1d与术前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与术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能够确定致痛椎体的多发性椎体转移瘤,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不确定.
刘玉岩冯博曹广劭曹会存李天晓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
动脉栓塞术与微波消融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对比研究动脉栓塞术(TAE)与微波消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CH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综合介入科就诊的74例CHL患者,其中37例接受微波消融治疗,另37例接受TAE治疗,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6.5%对75.7%,P>0.05);治疗后,微波消融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别为(47.9±5.7)U/L和(35.5±4.3)U/L,显著低于TAE组[分别为(93.5±11.2)U/L和(61.3±5.8)U/L,P<0.05];术后12 h、24 h和48 h时,微波消融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2.8±0.5)分、(1.7±0.2)分和(1.1±0.1)分,显著低于TAE组[分别为(4.7±0.9)分、(2.6±0.8)分和(1.8±0.3)分,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E和微波消融治疗CHL患者疗效类似,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可根据技术条件选择应用。
李陆鹏曹广劭曹会存刘建文刘玉岩
关键词:肝海绵状血管瘤动脉栓塞术微波消融视觉模拟评分
康莱特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MMP-9、Bcl-2、VEG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康莱特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对肝癌患者肿瘤学疗效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B细胞淋巴瘤-2(Bc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至2018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单一组(45例,行TACE术治疗)和联合组(55例,行康莱特联合TACE术治疗)。比较两组肿瘤学疗效,疾病控制率,血清MMP-9、Bcl-2、VEGF水平变化,癌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随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54.55%,30/55)、疾病控制率(83.64%,46/55)高于单一组(31.11%,14/45;66.67%,30/45),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MMP-9、Bcl-2、VEGF水平及VAS评分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两组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8.58±1.21)个月,联合组治疗后1年随访复发率(10.91%,5/55)低于单一组(24.44%,11/45),χ2=4.341,P<0.05;治疗后联合组Ⅰ/Ⅱ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康莱特联合TACE术治疗可有效提高肝癌患者肿瘤学疗效、减轻癌性疼痛并降低复发率,机制或与联合方案能更有效降低血清MMP-9、Bcl-2、VEGF水平有关,且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性更好。
李陆鹏曹广劭曹会存刘建文刘玉岩刘瑞青
关键词:肝癌康莱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B细胞淋巴瘤-2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瘤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多发椎体转移瘤患者(共177节病变椎体)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从中挑选出40节致痛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PKP术后1天、1周、1...
刘玉岩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
肝动脉栓塞术联合CT引导下化学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肝动脉栓塞术联合CT引导下化学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材料 对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应用肝动脉栓塞术联合CT引导下化学消融模式治疗的16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例,女11...
刘玉岩
关键词:肝血管瘤栓塞术化学消融术
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初探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估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初步结果,为全面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12月,1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栓塞材料采用Embosphere微球(40~120μm、100~300μm)及明胶海绵颗粒(350~560μm)。随访3~24个月,并分别于栓塞前及栓塞术后1、3和6个月复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1例栓塞技术均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双侧栓塞10例,单侧栓塞1例,随访6个月,9例临床症状术后1、3和6个月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临床有效率为81.8%(9/11);1例患者出现严重栓塞并发症,表现为泌尿系感染、大小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结论大量文献及本组研究显示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在药物治疗无效、不适合或拒绝外科手术的患者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应注意把握适应证、规范操作。
曹广劭刘建文刘玉岩刘瑞青张强李陆鹏刘健李辉曹会存李天晓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疗效及其远期影响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UACE)联合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CSP)的疗效及其远期影响。方法连续收集接受UACE联合刮宫术治疗的101例CSP患者,评价UACE预防刮宫时大出血等严重后果的作用,术后随访月经复潮时间、月经周期是否规律、行经时间及月经量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各因素对患者术后月经量的影响。结果 101例中,仅2例发生刮宫时大出血;UACE临床成功率98.02%(99/101)。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7.5个月(16.5~65.5个月),中位月经复潮时间1.5个月(0.5~3.0个月),月经周期规律,中位行经时间3天(1~5天)。60例术后月经量减少(包括1例闭经),41例术后月经量正常。术后月经量减少与月经量正常患者间年龄、术前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刮宫术距UACE的间隔时间、刮宫术中清出组织重量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UACE栓塞材料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10,P=0.58)。结论 UACE联合刮宫术治疗CSP安全、有效,但存在术后月经量减少及闭经风险。
刘瑞青曹会存曹广劭李辉刘健刘玉岩李陆鹏刘建文
关键词:子宫动脉刮宫术
^(125)I粒子植入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独射频消融治疗组(单独治疗组)30例和^(125)I粒子植入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组(联合治疗组)30例。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125)I粒子植入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单独治疗组患者接受单独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63.3%(19/3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46.7%(14/3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7%(23/30)、66.7%(20/30)、13.3%(4/30),单独治疗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0%(18/30)、46.7%(14/30)、3.3%(1/30),前者均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单独射频消融治疗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刘健赵晓阳刘玉岩李辉曹会存
关键词: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