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磊

作品数:28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0篇滑坡
  • 5篇地下水
  • 5篇降雨
  • 4篇地下水位
  • 4篇地下水位变化
  • 4篇存储介质
  • 3篇滑坡灾害
  • 2篇岩土
  • 2篇岩土体
  • 2篇石流
  • 2篇土壤
  • 2篇土体
  • 2篇泥石
  • 2篇泥石流
  • 2篇区域滑坡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主成分分析法
  • 2篇岷江上游
  • 2篇县城

机构

  • 2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宜昌地质矿产...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湖北国土资源...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湖北省地质局...
  • 1篇中国地质矿业...

作者

  • 24篇刘磊
  • 9篇徐勇
  • 9篇连志鹏
  • 6篇王宁涛
  • 5篇巴仁基
  • 3篇昌彦君
  • 3篇曹中林
  • 2篇殷坤龙
  • 2篇谭建民
  • 2篇李德营
  • 2篇陈长敬
  • 2篇陈丽霞
  • 2篇罗士新
  • 1篇何军
  • 1篇詹应林
  • 1篇刘圣博
  • 1篇刘道涵
  • 1篇李远耀
  • 1篇刘慧

传媒

  • 3篇工程地球物理...
  • 2篇现代地质
  • 2篇华南地质与矿...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中国岩溶
  • 1篇地震学报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资源环境与工...
  • 1篇农业灾害研究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年份

  • 7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湘西陈溪峪滑坡变形机理及稳定性评价被引量:12
2019年
浅层滑坡在我国广泛分布,但在区域范围内分布规律性较差,且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性强等特点。湘西武陵山区地质条件复杂、降雨丰沛、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突发性地质灾害频发,尤以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为主。文章以湘西地区慈利县陈溪峪滑坡为例,开展了降雨量、基质吸力、地下水位和地表变形等的监测;结合滑坡的现场调查及监测成果,分析滑坡的形成条件和变形机理;在此基础上,考虑基质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贡献,将强度折减有限元法推广到非饱和土边坡,计算得到了不同降雨工况下滑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强降雨降落到滑坡体上时,坡内基质吸力值均迅速减小,直至一定值后(9.5 k Pa左右)不再变化;坡内地下水位受季节性降雨影响显著,短时强降雨引起地下水变化幅度不如长时间降雨对地下水位造成的影响大;陈溪峪滑坡的地质力学成因为蠕滑推移式土质滑坡,运动形式为沿基覆界面的浅层滑坡;短时强降雨是诱发滑坡变形的最关键因素。陈溪峪滑坡在持续降雨条件下的降雨量预警值约为280 mm,在短时强降雨条件下的降雨强度预警值约为240 mm/d。
刘磊徐勇李远耀连志鹏王宁涛董仲岳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降雨强度
地面核磁共振测深方法在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探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岩溶地面塌陷是隐伏岩溶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是制约武汉市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大地质环境问题。地下水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面核磁共振测深方法是目前唯一直接探测地下水的地球物理方法,对地下水探测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介绍了地面核磁共振测深方法在探测岩溶塌陷区地下含水层方面的潜力,并在武汉市岩溶塌陷区内外开展了探测实验,结果表明:地面核磁共振测深反演的含水量参数可辅助划定含水层顶底板埋深,确定含水层厚度,并量化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弛豫时间参数指示了含水层孔隙度大小,可为岩溶发育程度、岩溶裂隙充填情况等提供参考。结合钻孔资料,验证了地面核磁共振测深方法在岩溶塌陷区地下含水层探测中的可行性。
刘道涵张欣何军何军刘磊
关键词:岩溶塌陷地下水
重磁综合推断中南地区隐伏的中酸性岩体被引量:9
2013年
分析中南地区岩石物性可知,中酸性岩体的平均密度均小于其围岩的密度,视为低密度体,为重力低异常进行圈定中酸性岩体提供了依据;中酸性岩体的磁性变化范围较大,大多数属于弱磁性且存在剩磁影响,因此对航磁数据进行化极用于圈定中酸性岩体效果不佳。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剩磁的影响,文中采用剩余磁异常模量以及磁异常总梯度模数据处理方法进行磁法数据转换。本文以重力负异常特征为主,结合航磁异常转换数据,综合推断中南地区隐伏的中酸性岩体。中酸性侵入岩与银、铜、铅、锌多金属矿产关系密切,这类异常区是间接寻找上述矿产的有利地带。
刘圣博罗士新刘磊刘慧陈长敬
关键词:中酸性岩体岩石物性重力勘探磁法勘探
2000—2020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植被时空变化及其地形效应
2024年
针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生态极其脆弱的特点,利用NDVI数据通过像元二分法反演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2000—2020年的植被覆盖度(FVC),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和F显著性检验法,定量分析了FVC的时空变化规律,结合地形数据剖析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FVC趋势变化与海拔、坡度、坡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年均FVC由2000年0.62增加至2020年的0.67。(2)在空间上,植被覆盖度由低海拔至高海拔呈现增高趋势,低等级和中低等级植被覆盖度主要分布在岷江干流及岷江支流杂谷脑河两岸,中等级和中高等级植被覆盖度集中分布在河谷两岸低中山和中山区,高等级植被覆盖度则主要分布在远离河谷的高中山和中高山区。(3)高等级植被覆盖面积随海拔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1100~1400 m和3200~3500 m区域达到峰值;高等级植被覆盖度面积随坡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10°~20°和30°~40°是植被覆盖度高等级和中高-高等级的峰值区;总体上阳坡植被覆盖度高于阴坡。植被覆盖状况受海拔、坡度以及坡向影响较大,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生态保护应考虑地形影响,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周雪妮肖成志刘磊计扬曹亚廷李小红巴仁基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地形效应岷江上游干旱河谷
岷江上游1995—2020年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与时空演化分析
2024年
岷江上游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地下岩体、地表基质和地上生态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探索岷江上游流域地震前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两个维度选取了16个评价指标,基于AHP-PCA熵组合权重法对岷江上游流域1995年、2001年、2009年和2020年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进行评价并分析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整体以较安全-安全为主。其中,生态地质环境较安全-安全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东部地区,较不安全-不安全主要分布在西、北部高山区以及深切河谷区,整体呈现中东部高、西部和北部低的格局。1995—2020年岷江上游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整体呈现先降低后逐步升高的趋势。其中,流域北部及深切河谷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变化波动大,且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生态地质环境不稳定;西南部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整体以降低为主,虽降低区域逐渐减少,但总体生态地质环境仍持续变差;流域中部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整体以升高为主,且升高区域逐渐增加,生态地质环境持续向好。本次研究结果可为岷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支撑。
计扬巴仁基肖成志刘磊周雪妮曹亚廷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
一种垂直剖面土壤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垂直剖面土壤采集装置。所述垂直剖面土壤采集装置包括支撑部和设置在支撑部上的采集部;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架和四个支撑螺杆,四个所述支撑螺杆分别贯穿并螺纹安装在所述支架的四角位置处,四个所述支撑螺杆的底端均转动...
计扬刘磊曹亚廷周雪妮巴仁基
朗县县城北泥石流灾害调查与分析
2022年
为了查明泥石流的灾害特征分布和治理,在西藏自治区朗县县城北开展了地质背景基本情况调查。结合当地区域地质条件进行分类描述,分析朗县县城北泥石流的成因和形成机理,在调查区采用物探高密度电法和探地雷达2种方法论证形成泥石流的地形因素和松散固体物质条件。并针对西藏自治区朗县县城北泥石流的易发性进行评价和提出防治对策建议,以减轻泥石流的危害。
陈彦江罗通明赵鑫龚照程喻晓刘磊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
可极化大地上CSAMT激发极化效应的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Cole-Cole模型来模拟大地可极化,对三层水平地层且中间层为极化层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激电测深的视电阻率进行理论计算,分析极化参数对视电阻率曲线的影响规律.采用广义逆方法对三层水平地层且中间层为极化层的模型进行了理论的反演,初步得出:提取极化大地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数据中的激电效应是可能的。
刘磊昌彦君曹中林
关键词:反演
一种基于斜坡特征的滑坡风险评价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斜坡特征的滑坡风险评价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包括获取研究区的基础数据集;对研究区进行分区得到多个目标分区及每个目标分区的分区岩土体参数和分区水力学参数;采用区域降雨入渗径流法计算得到实时地下水位变化数据...
刘磊谭建民连志鹏徐勇王宁涛周丹坤
文献传递
考虑降雨及库水位变动的区域滑坡灾害稳定性评价研究被引量:38
2018年
水库区内水位的周期性涨落加之降雨的影响,增加库区两岸已有及潜在滑坡的复活甚至失稳的概率,从而威胁库区沿岸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基于此,介绍了考虑降雨及水位变动特征的区域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Boussinesq方法进行隔水底板倾斜的潜水非稳定运动方程的求解,得到库水位等速下降时库岸边坡中浸润线的近似解析解,继而根据不同降雨历时及强度,采用瞬态降雨入渗模型及三维斜坡稳定性计算模型进行区域滑坡稳定性的计算。以三峡库区万州库岸段为例,详细介绍提出稳定性评价方法的数据及参数获取方法,并以3种工况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考虑不同的库水位状态及联合降雨条件下的模拟预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该地区斜坡稳定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内库岸的稳定性对降雨的响应大于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
刘磊殷坤龙徐勇连志鹏王宁涛
关键词:边坡工程库岸滑坡降雨确定性模型区域稳定性评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