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群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麻醉药品管理改进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改进麻醉药品管理措施,促进此类药品的管理。方法于2011年5月开始对麻醉科进行电子麻醉区域单元设置,建立夜间存放单个毒麻药盒的药柜,麻醉科主任参与医嘱和处方的点评和管理。记录改进前后每日每名药品管理护士所花时间、毒麻药盒入柜数、不合格处方数,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每日每名护士药品管理时间改进前为(6.88±2.10)h,改进后为(5.62±2.31)h,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9.354,P=0.000);66个毒麻药盒夜间入柜率改进前80%,改进后达1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2.29,P<0.05);不合格红处方发生率改进前4.8%,改进后发生率0.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95,P<0.05)。结论全面系统地进行麻醉药品管理,能够及时满足手术患者的麻醉需求,确保麻醉药品的安全和质量。
- 殷小容廖燕杨娟刘连群杨黎
- 关键词:麻醉药品处方
- 浅谈麻醉科手术间基数药品的管理体会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麻醉基数药品管理的措施及效果,保证麻醉药品质量,提高用药安全。方法 2015年3月(改进前)科室按照原本固定的药品管理模式管理手术间麻醉基数药品。2015年5月(改进后)科室采取新方法进行管理,根据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特制定易混淆药品标识,建立各类麻醉基数药品有效期核查表,每个月定期进行麻醉基数药品有效期核查,制定每日各手术间发放麻醉药品统计表,记录近效期药品积压数,每日统计发放麻醉基数药品数。比较改进前后近效期药品积压率和固定基数药品符合率。结果手术间共有56种麻醉基数药品,改进前近效期药品积压率为25.0%(14/56),改进后无积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71,P=0.001);56种固定基数药品数符合率改进前为78.6%(44/56),改进后为100.0%(5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3,P=0.001)。结论加强对麻醉基数药品的管理,可提高用药安全、工作效率和科室医护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
- 王婷殷小容刘连群
- 关键词:手术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