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政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尿酸
  • 2篇尿酸酶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症
  • 1篇氧化酶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实时荧光定量...
  • 1篇酸血症
  • 1篇探针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痛风
  • 1篇痛风性
  • 1篇痛风性关节炎
  • 1篇尿酸血症
  • 1篇尿酸氧化酶
  • 1篇皮质激素

机构

  • 4篇长江大学

作者

  • 4篇曹政
  • 3篇荣俊
  • 2篇匡红艳
  • 2篇寇文娥
  • 1篇熊涛
  • 1篇程太平
  • 1篇余文斌
  • 1篇王琥

传媒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糖皮质激素α-受体mRNA表达水平方法的建立
2008年
建立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人糖皮质激素α-受体(GR-α)mRNA水平的标准曲线.根据人糖皮质激素α-受体mRNA序列(GeneBank No.NM_000176)设计引物,反转录出cDNA,再插入到PMD18-T载体中.再根据cDNA设计引物和探针,采用Taq 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的检测方法,构建人GR-α基因表达量的标准曲线.由PMD18-T-GR-α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反应体系中含1×101-1×105拷贝数的人GR-α基因分子时,扩增反应Ct值与拷贝数的对数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高(可检测出低于10个拷贝/μL的样品)、特异性强、准确可靠.
熊涛曹政
关键词:TAQMAN探针
鸡持续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制备方法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探讨制备鸡持续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方法,以及成模动物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性关节炎的关系。方法随机将28日龄岭南黄健康雄性鸡分为4组,造模组3组分别用高嘌呤饲料(A)、普通饲料(B)、高蛋白质高钙饲料(C)饲喂并限水;另设1组为空白对照组(D),普通饲料饲喂不限水。成模后继续饲喂至出现关节肿胀畸形等改变。结果血尿酸值增加速度和幅度依次为C组>A组>B组>D组,C组和A组达到高尿酸(>476.57μmol.L-1)的时间分别为1周和3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组1只160日龄鸡出现右膝关节肿胀,处死后病检观察证实为痛风性关节炎改变。结论鸡持续高尿酸血症模型可用70日龄以下雏鸡成功制备;高蛋白质高钙饲料和限水是造模成功的重要因素;高蛋白质高钙饲料致雏鸡高尿酸血症时伴有体重的快速增长;高尿酸血症持续3周后鸡跗踝周径明显增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与高尿酸血症持续的时间有关。
匡红艳程太平胡建兵曹政寇文娥荣俊
关键词:尿酸痛风性关节炎
斑马鱼尿酸酶基本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分别研究了反应环境、处理环境对斑马鱼尿酸酶活力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及酸碱度环境下分别测定斑马鱼尿酸酶的活性来确定其最适反应温度、pH值。通过测定在不同温度及酸碱度条件下处理后斑马鱼尿酸酶的残余活力来确定其稳定性。通过测定不同pH值缓冲体系下制备的斑马鱼尿酸酶活力来确定其最佳溶解pH值。用Lineweaver-Burk作图法计算斑马鱼尿酸酶的Km值。斑马鱼尿酸酶最佳溶解pH值为8.0~9.5。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45℃。其最适反应pH值为8.4~9.0。其温度在50℃以下、pH值为7.0~9.0时稳定性最好。另外该酶与尿酸底物反应过程的米氏常数(Km)为18.67μmol/L。
曹政荣俊
关键词:斑马鱼尿酸氧化酶
不同pH下10种鱼尿酸酶活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为寻找一种新的理化性质与人体内环境比较接近的尿酸酶,对10种鱼肝组织尿酸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最佳提取pH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0种鱼肝组织在pH6.8~11.1范围内均可测到尿酸酶活性,其酶活性范围为0.064~0.644U;在pH6.8、7.5、8.4和pH11.1条件下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鳜(Siniperca chuatsi)、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鲶(Silurus asotus)、银鲫(Carssius auratus gibelio)、鲤(Cyprinus carpio)、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组织中尿酸酶平均酶活力分别为0.405、0.356、0.306、0.287、0.278、0.204、0.168、0.128、0.123、0.094U。在pH7.5缓冲液抽提条件下,活性较高的是翘嘴红鲌(0.402U)、团头鲂(0.301U)、黄颡鱼(0.297U)。以肉食性鱼类或以动物性食物为主食的鱼类肝组织尿酸酶活性较高,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的鱼类肝组织尿酸酶活性较低。翘嘴红鲌、团头鲂和黄颡鱼尿酸酶的理化性质比较适合人体内环境;与猪比较(猪肝组织平均酶活力0.206U),鱼肝组织中的尿酸酶催化尿酸氧化反应的酸碱稳定pH范围较大,特别是在pH7.5条件下仍具有明显活性。该结果可为今后筛选临床应用的尿酸酶参考。
匡红艳余文斌王琥寇文娥曹政荣俊
关键词:尿酸酶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