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冉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污染
  • 3篇植生
  • 3篇面源
  • 3篇面源污染
  • 2篇土壤
  • 2篇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水位
  • 1篇悬浮物
  • 1篇岩体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过滤带
  • 1篇湿度场
  • 1篇水汽
  • 1篇水汽场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土壤重金属污...
  • 1篇退役
  • 1篇泥沙
  • 1篇农业面源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李冉
  • 2篇罗泽娇
  • 1篇周建伟
  • 1篇李冉
  • 1篇郑晓明

传媒

  • 3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植生滤带削减效率对浅层地下水位的响应
植生滤带是一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物污染附近水域的生态工程措施。该研究旨在为汉江流域应用植被过滤带控制面源污染物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本研究通过实验室植生滤带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深度浅层地下水位条件下,植生滤带对地表径流、悬浮...
李冉郭益铭
关键词:面源污染悬浮物
文献传递
植生滤带削减效率对浅层地下水位的响应
植生滤带是一种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物污染附近水域的生态工程措施.该研究旨在为汉江流域应用植被过滤带控制面源污染物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本研究通过实验室植生滤带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深度浅层地下水位条件下,植生滤带对地表径流、悬浮...
李冉郭益铭
关键词:汉江流域面源污染
土壤中石棉风险评估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6年
石棉已在制造、建筑等行业被广泛应用,但是其对人体健康的巨大危害不容忽视。以土壤中石棉污染现象为主,综述了土壤中石棉的污染特点、途径、危害和检测技术,讨论了土壤中石棉的健康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各种修复措施,并指出目前土壤中石棉的检测技术还不成熟,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尚缺乏科学依据,对石棉污染土壤的修复较为困难,进而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李冉罗泽娇
关键词:土壤风险评估
植生滤带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及VFSMOD模型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农业面源污染日渐严重,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综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现状,并详细介绍了植生滤带削减农业面源污染传输的原理,分析了植生滤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尤其是地下水水位波动对农业面源污染削减效率的影响。VFSMOD模型已被美国环保署推荐为可应用于流域规划植生滤带并有效评估其削减面源污染效率的模型,详细阐述了VFSMOD模型的机制、功能及全局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并针对植生滤带及VFSMOD模型的模拟技术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的方向及研究展望,可为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与防治提供参考。
郭益铭李冉李冉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地下水水位
植被过滤带对泥沙和磷削减效率及VFSMOD-W模型模拟
2023年
植被过滤带是有效削减面源污染的生态管理措施,其削减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该文通过植被过滤带试验,探讨不同坡度和浅层地下水埋深对植被过滤带削减地表径流、泥沙和磷的影响,结合VFSMOD-W模型和简单磷运移经验模型评估污染物在植被过滤带的传输。结果表明,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泥沙和TP的削减效率范围分别为25%~72%、43%~82%和39%~80%。在同一浅层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当过滤带坡度分别为2%、5%和15%时,坡度越缓,植被过滤带削减效率越高。在同一坡度条件下,当浅层地下水埋深分别为0.08、0.22和0.36 m时,浅层地下水埋深越深,植被过滤带的削减效率越高。VFSMOD-W模型模拟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地表径流和泥沙在植被过滤带的传输。VFSMOD-W模型结合简单磷运移经验模型对削减效果进行模拟评估,发现整体拟合效果较好(C_(eff)>0.85)。VFSMOD-W能较好地用于预测地表径流、泥沙和磷在植被过滤带的传输。
李冉李冉刘文文
关键词:植被过滤带坡度
某钢管厂退役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选择武汉某钢管厂退役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场地土壤样品,测试了样品的pH值以及锌、铜、铅和镍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物在该区域土壤中的水平与垂直分布特征,查明了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并揭示了生产布局等污染源、地表特征和土层分布特征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主要受到铬、铜、铅、镍、锌的污染,但以电镀生产所产生的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电镀锌引起的污染最为突出;重金属污染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镀锌炉烟囱、三废利用车间及废水处理车间,土壤中锌的最高浓度达23700mg/kg,超出湖北省土壤背景值最大值的83%;其他车间除靠近电镀区域的花坛内表层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锌污染外,其余部位土壤受污染较少;土壤铬、铜、铅、镍的污染深度一般为0.2~0.4m,污染的最大深度达到1.2m;锌在大部分点位污染深度达到0.8m,有的甚至达到1.4m,主要局限在回填土层和原始沉积土层的表层,其污染物迁移到原始黏土层后,高浓度污染区域在黏土内垂向上迅速衰减,锌平均衰减量为14000mg/(kg·m)。该研究可为同类型场地土壤金属污染调查、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罗泽娇李冉Mohammed A.S.Abdalla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锌污染
裂隙岩体非饱和带温度场和湿度场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2023年
矿产资源开发及交通设施建设导致大量山体破坏,形成的高陡岩质边坡引发严重的地质安全隐患及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高陡岩质边坡的生态修复势在必行。边坡生态修复的重点在于植被的重建,目前尚存在修复理论缺乏、重建条件不明等诸多难题。为了阐明岩质边坡内温度场和湿度场与边坡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在山东省章丘市小东山建立试验场,开展了多期次边坡温度和相对湿度监测试验,研究了岩质边坡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分布特征,并深入分析了其生态学意义。研究表明:(1)大气温度造成了各季节监测孔内温度变化的差异性,冬季裂隙岩体非饱和带内热量从岩体深层传递到岩体表面,春季、夏季则相反,岩体内变温带的深度范围是0~467 cm,恒温带的深度大于467 cm;(2)冬季边坡内的相对湿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春季、夏季边坡内的相对湿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3)冬季岩体内20 cm深度附近会出现水汽饱和带,夏季在20~40 cm深度处开始出现水汽饱和带并往更深处延伸;(4)岩体内温度和湿度适宜植物生长,将植物在春季种于20 cm深度附近更易于存活。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岩质边坡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李冉周建伟苏丹辉郑晓明郑晓明张鹏
关键词:裂隙岩体非饱和带水汽场温度场湿度场分带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