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翠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塔拉萨敏的抗炎镇痛活性评价及体内处置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塔拉萨敏(Talatisamine)的抗炎镇痛活性和体内处置特征。方法采用λ角叉菜胶致急性炎症模型评价塔拉萨敏的抗炎活性,醋酸致痛扭体模型和红外热板致痛模型评价塔拉萨敏的镇痛活性。C57BL/6J小鼠分别静脉注射1 mg·kg^(-1)或灌胃10 mg·kg^(-1)塔拉萨敏,采集血浆、组织、尿液和粪便样品,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UHPLC-MS/MS)技术分析塔拉萨敏在小鼠体内的处置特征。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塔拉萨敏能显著降低小鼠的足跖肿胀率(P<0.05,P<0.01或P<0.001);显著减少小鼠的疼痛扭体次数(P<0.001);显著增加小鼠的痛阈值(P<0.001)。小鼠静脉注射1 mg·kg^(-1)塔拉萨敏后,t_(1/2)为75.61 min,AUC_(0-t)为91.77 min·μmol·L^(-1)。小鼠灌胃10 mg·kg^(-1)塔拉萨敏后,t_(max)为16.00 min,C_(max)为6.38μmol·L^(-1),AUC_(0-t)为763.45 min·μmol·L^(-1),t_(1/2)为84.63 min。塔拉萨敏在小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83.84%;在组织中分布广泛,尤其在肾和脾脏中分布较多;其消除快,在尿液和粪便中24 h的累计排泄率分别为40.95%和0.89%。结论塔拉萨敏抗炎镇痛活性显著,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快,组织分布广泛,排泄快。
- 许仪红黄秋珍李小翠杨彩华杨彩华朱丽君刘中秋
- 关键词:镇痛抗炎药代动力学排泄
- 淫羊藿低糖苷组分安全性评价及其5种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价淫羊藿低糖苷组分的安全性并研究其中5种低糖苷成分的药代动力学。方法4组KM小鼠分别灌胃玉米油溶媒以及1968、2625、3500 mg·kg^(-1)淫羊藿低糖苷组分后,连续7 d观察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观察结束后解剖。计算各组小鼠的脏体比和脏脑比,ELISA法测定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C57BL/6J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或灌胃宝藿苷Ⅰ、宝藿苷Ⅱ、箭藿苷A、箭藿苷B和箭藿苷C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测定5种低糖苷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灌胃不同剂量淫羊藿低糖苷组分后体质量、脏体比、脏脑比及血浆中ALT和AST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肝脏病理切片也无显著变化。静脉注射后,5种低糖苷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分别为4.82、82.54、276.64、88.77、178.02 min·μg·mL^(-1),半衰期(t1/2)分别为60.42、115.27、67.63、131.61、129.87 min。灌胃后,5种低糖苷的AUC_(0-t)分别为31.64、18.59、3.48、2.41、2.42 min·μg·mL^(-1),峰浓度(Cmax)分别为147.23、86.76、15.58、24.34、26.12 ng·m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21.00、78.00、78.00、30.00、28.00 min。宝藿苷Ⅰ、宝藿苷Ⅱ、箭藿苷A、箭藿苷B、箭藿苷C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91%、0.51%、0.05%、0.06%、0.04%。结论淫羊藿低糖苷组分安全性高,在3500 mg·kg^(-1)剂量下仍没有观察到肝毒性,其中5种低糖苷成分在小鼠体内吸收快、消除快,生物利用度低。
- 林婷婷李小翠邱华伟刘中秋朱丽君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口服生物利用度
- 多药耐药蛋白1a对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的效-毒-体内暴露的调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多药耐药蛋白1a(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a,Mdr1a)对苯甲酰新乌头原碱(Benzoylmesaconine,BMA)的镇痛和抗炎活性、神经和心脏毒性以及体内暴露的调控作用。方法Mdr1a^(-/-)和野生型FVB小鼠分别灌胃20 mg·kg^(-1)BMA后,采用醋酸致疼痛扭体模型和角叉菜胶诱导急性炎症模型来考察Mdr1对BMA的镇痛和抗炎活性的调控作用,同时采用脑和心脏组织病理切片和ELISA法考察Mdr1对BMA神经和心脏毒性的调控作用。Mdr1a^(-/-)和野生型FVB小鼠静脉注射1 mg·kg^(-1)或灌胃20 mg·kg^(-1)BMA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UHPLC-MS/MS)技术测定小鼠各组织和血浆中BMA的浓度,考察Mdr1a对BMA组织分布及药动学特征的影响。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Mdr1a对BMA肠道吸收的影响。结果口服20 mg·kg^(-1)BMA后,Mdr1a^(-/-)小鼠的疼痛扭体次数较野生型FVB小鼠下降60.82%(P<0.05),足肿胀率无明显变化。与野生型FVB小鼠相比,Mdr1a^(-/-)小鼠口服BMA 8 h后海马DG区和CA区可见明显的锥体细胞核固缩,S100B钙结合蛋白水平增加了0.60倍,脑和心脏中BMA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12和2.64倍(P<0.05),但心肌组织未见异常,肌酸激酶水平也无明显变化。组织分布结果显示,静注BMA 0.5和2 h后,与野生型FVB小鼠相比,Mdr1a^(-/-)小鼠的脑、心脏、肾脏、结肠和血浆中BMA的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药动学实验结果表明,与野生型FVB小鼠相比,BMA在Mdr1a^(-/-)小鼠上的生物利用度(F)增加了4.53倍,同时,口服20 mg·kg^(-1)BMA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和AUC_(0-∞)分别增加了1.46和2.63倍,清除率(Cl)和表现分布容积(V_(d))分别降低了66.13%和78.85%(P<0.05)。肠灌流实验结果表明,与野生型FVB小鼠相比,BMA在Mdr1a^(-/-)小鼠十二指肠上的有效表观渗透系数,吸收率和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了4.00、3.96和3.96倍(P<0.05)。结论Mdr1a通过改变BMA的组织蓄积、体内暴露量和肠道吸收,参与调节BMA的镇痛�
- 左慧琳李小翠区晓君杨彩华杨彩华梁奇刘中秋
- 关键词:多药耐药蛋白药效毒性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