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港口水域船舶航路网络复杂度被引量:1
- 2015年
- 为描述港口水域船舶航路的复杂度,建立港口水域船舶航路网络模型。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将度分布、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和紧密度等作为指标,并结合港口水域船舶航路网络的特性,构建其航路网络复杂性指标体系。以某港口水域为例,构建港口水域船舶航路网络,并结合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其复杂度。结果表明:航路网络的度分布基本服从幂律分布,具有无标度网络特性;航路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较小而聚类系数较大;航路网络的整体可达性较好,具有小世界网络的特性,且较脆弱。对此,应采取相关措施,保证船舶安全航行。
- 李慧甘浪雄郑元洲文元桥
- 关键词:水路运输港口水域复杂度
- 夹层板改善单舷侧散货船耐撞性能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船舶碰撞事故中船艏对船中垂直碰撞是最为危险的情形,为提高船舶的防撞性,在单层壳舷侧填充夹层(蜂窝式夹层板、圆管式夹层板、折叠式夹层板等)以提高舷侧结构的能量吸收能力。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MSC/Dytran对改进的夹层板舷侧结构及常规舷侧结构在横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损伤、能量吸收及极限撞击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夹层板结构显著提高了舷侧结构的耐撞能力,是一种先进的船舶防护结构形式,且圆管式夹层板结构最理想,上蒙皮为其主要吸能构件。
- 李慧张磊甘浪雄郑元洲赵晓博
- 关键词:防撞性船舶碰撞夹层板
- 长江中游干线降雨对航运影响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3
- 2013年
- 根据降雨对内河航运影响的特点,将影响程度划分为轻微影响、一般影响和明显影响三个等级。利用长江中游干线17个站点1965—2008年的降雨数据,结合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地降雨对航运不同程度影响的气候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对航运业造成明显影响的频次较多且随时间波动大;降雨造成的各等级影响频次均具有微弱的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的绝对值都<0.3d/10a;各等级影响频次变化的时间周期震荡大致相同,均为20a左右,且周期分界点大致相同;由小波周期可以预测,未来15a内各等级影响的频次均将处于偏多时期,降雨将更加频繁地对航运业造成影响。
- 文元桥杨雪黄立文李宁李慧
- 关键词:水路运输降雨航运业
- 船舶碰撞损伤临界态势界定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船舶碰撞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损伤或损失。船舶在实际航行中,若碰撞不可避免,驾驶员应尽量调整至合适的碰撞态势(包括速度和角度),以减少碰撞损伤或损失。因此,需研究船舶碰撞不同态势下的损伤,并界定其临界态势。本文以两艘10000吨级单舷侧结构散货船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速度、角度设计多个数值仿真试验工况,基于MSC.Dytran对船舶最危险的区间段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同时结合正交设计、改进后的BP-GA算法,建立综合指标,而确定其临界速度和角度值,并提出减少碰撞损伤和损失的建议,以指导船舶驾驶员如何应急操纵。结果表明船尾机舱段为最危险碰撞区间段,在此基础上得出临界碰撞速度值为2253 mm/s,并得出临界碰撞角度随实际碰撞速度的变化趋势。研究成果可为船舶碰撞态势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并为船舶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避碰提供实践指导。
- 李慧李慧甘浪雄郑元洲张磊
- 关键词:船舶碰撞数值仿真
- 舷侧圆管式夹层板结构耐撞性能优化设计被引量:5
- 2016年
- 圆管式夹层板是一种新型船舶防护结构形式,通过在单层壳舷侧填充圆管式夹层以提高船体的耐撞性能。由于舷侧夹层结构在增加船体耐撞性的同时增加了船体质量,因此需要对圆管式夹层板进行尺度优化,在确保舷侧耐撞性增强的同时,有效控制船体质量增量。以船首与船侧相撞为例,综合考虑撞深、能量吸收、极限撞击速度和质量,提出一种耐撞性优化指标。基于正交试验设计、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得出最优的夹层板尺度,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MSC/Dytran对船舶碰撞进行数值仿真,从而确定最优的耐撞性舷侧结构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舷侧圆管式夹层板结构在提高耐撞性能的同时能较好控制船体质量增量。研究成果在夹层板舷侧结构耐撞性能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其他新型舷侧结构耐撞性能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 李慧张磊甘浪雄赵晓博
- 关键词:船舶碰撞耐撞性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