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影像
  • 1篇再生结节
  • 1篇乳腺
  • 1篇乳腺浸润
  • 1篇乳腺浸润性
  • 1篇乳腺浸润性导...
  • 1篇乳腺浸润性导...
  • 1篇肿瘤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分级
  • 1篇临床价值研究
  • 1篇结节
  • 1篇浸润性
  • 1篇浸润性导管癌
  • 1篇腹股沟
  • 1篇肝硬化
  • 1篇肝硬化再生结...
  • 1篇肝肿瘤

机构

  • 3篇南华大学

作者

  • 3篇文建荣
  • 3篇王敏
  • 3篇刘培俊
  • 3篇李翔
  • 1篇周菁华
  • 1篇刘胜
  • 1篇蒋小龙
  • 1篇蒋忠军
  • 1篇熊永胜
  • 1篇李伟
  • 1篇吴鹏

传媒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宝石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鉴别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宝石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在肝硬化再生结节与癌性结节鉴别中的价值。方法纳入病理诊断的50例肝占位患者,其中癌性结节18例,肝硬化再生结节32例。对比2组能谱图像,对比能量为40、50、60、70、80、90 keV时对比2种病灶动脉期和门脉期对比噪声比;采用病灶与正常肝实质碘浓度比值鉴别2种病灶,得出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动脉期肝硬化结节组40~90 keV对比噪声均较癌性结节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脉期肝硬化结节组60~90 keV能量下噪声均较癌性结节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病灶与正常肝实质碘浓度比值鉴别2种病灶特异性、敏感性均为100%。结论宝石能谱CT物质定量分析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和癌性结节鉴别上具有较高价值,有助于肝上癌性结节确诊,值得推广。
王敏刘培俊文建荣李翔
关键词:肝硬化肝肿瘤宝石能谱CT
CT对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06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1例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患者进行CT检查。CT检查的项目包括全腹部平扫、动脉期与静脉期的增强。结果 21例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肠梗阻。其中,腹股沟斜疝11例,股疝5例,闭孔疝5例。结论在临床诊断腹股沟及其周围疝所致肠梗阻,进行CT检查可以获取较为理想的检查结果,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大力推广使用。
文建荣王敏李翔蒋小龙吴鹏熊永胜刘培俊周菁华刘胜李伟
关键词:CT检查腹股沟肠梗阻
磁共振成像影像组学特征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的诊断效能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特征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并评价诊断效能。方法收集82例乳腺癌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初始强化率(IER)两项MRI传统定量指标;手动分割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图和ADC图上的乳腺癌病灶,对比分析低级别(1~11级)和高级别(Ⅲ级)IDC影像组学特征的差异,并评价诊断效能。结果高级别患者乳腺癌灶ADC值以及B sum variance、L energy、L_sum_average值均明显低于低级别IDC患者,B_uniform、L_SRE值均明显高于低级别ID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DC图影像组学标签在鉴别IDC时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DCE图影像组学标签具有高灵敏度和低特异度。结论ADC值和乳腺MRI影像组学标签对鉴别IDC组织学分级具有一定意义,其中ADC图影像组学标签更具价值。
王敏刘培俊文建荣李翔蒋忠军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