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庆志

作品数:3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气候
  • 2篇淮河流域
  • 1篇灾害
  • 1篇突变检验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候因子
  • 1篇流域
  • 1篇流域径流
  • 1篇径流
  • 1篇径流变化
  • 1篇涝灾
  • 1篇环流
  • 1篇旱涝
  • 1篇旱涝灾害
  • 1篇干旱
  • 1篇变化环境
  • 1篇ENSO
  • 1篇大气环流
  • 1篇M

机构

  • 3篇安徽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安徽省工程技...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徽省(水利...

作者

  • 3篇孙鹏
  • 3篇温庆志
  • 2篇孙玉燕
  • 1篇张强
  • 1篇李雅文
  • 1篇张强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人民珠江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变化环境下ENSO对合肥市旱涝灾害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由1961—2000年合肥市每月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得到干旱指数SPEI,从年、季尺度分析SPEI指数与ENSO事件的关系,揭示ENSO对合肥市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40 a的研究期间共发生ENSO事件19次,暖事件的频次大于冷事件;(2)合肥市的旱灾和涝灾主要发生在ENSO事件年的当年、次年或前一年,其中在6个干旱年中,3 a发生在El Nino强事件年,5个涝年中,有3 a发生在La Nina强事件年;(3)ENSO事件强度与合肥市年SPEI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滞后2个月最为显著,El Nino事件年合肥市发生旱灾的概率较大,而La Nina事件年发生涝灾的概率较大;(4)合肥市旱涝灾害以春夏季节居多,灾害强度以中度旱涝灾害为主,且旱灾强度比涝灾强度大,秋、冬季节恰好相反。
孙玉燕温庆志孙鹏李雅文
关键词:ENSO旱涝灾害
淮河流域干旱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3
2021年
基于淮河流域149气象站点1962—2016年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16个气候因子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小波分析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等手段,分析淮河流域干旱重心的转移轨迹,研究气象干旱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揭示气象干旱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1)干旱重心分布主要从淮河流域中心向四周扩散,淮河流域大范围区域呈干旱化态势。2013年干旱重心从西北部→中部→西南部→中部变化,随着干旱面积的增大,干旱重心由四周向中心移动。(2)PDO、ONI、Nino4、Nino3.4、MEI、BEST与SPEI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SOI、TNI与SPEI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干旱周期主要集中在197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代存在2—5年显著周期,气候因子在3.4—4.5年存在显著周期。(4)春季高纬度地区的气流南下,与印度洋、孟加拉湾北上气流导致南湿北干;夏季蒙古气旋偏弱与异常偏北风覆盖导致东干西湿;秋季大陆高压控制,偏北风和南风相互影响造成东干西湿;冬季盛行下沉气流与盛行东南风造成东湿西干的气候特征。
姚蕊夏敏孙鹏孙鹏刘果镍温庆志
关键词:气候因子大气环流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径流过程变化时空特征及成因被引量:22
2018年
径流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对于农业灌溉、流域水资源配置与管理等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而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农业区,因而淮河流域径流过程特征及机理研究更突显其重要性.利用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转换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淮河中上游息县、王家坝和蒋家集等9个水文站点径流资料,分析淮河流域中上游径流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径流趋势、突变特征及周期变化等径流过程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径流变化特征的成因.研究发现:(1)淮河中上游径流量主要集中于5-9月,约占年径流总量的70.37%,变差系数介于0.16~0.85之间,径流年际极值比则介于1.7~23.9之间,径流年际变化剧烈;(2)淮河中上游径流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4-5月径流下降趋势显著,季节变化不明显;(3)各站点年径流量在2000s呈显著周期变化,班台、王家坝、鲁台子和蚌埠站在该尺度上存在2.0~3.4 a尺度的小周期,息县、潢川和蒋家集站处于高能区.季节和汛期与非汛期的显著周期集中出现在1960s、1980s和2000s,1960s周期主要为2~8a.(4)潢川站年径流量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最为明显,其对混合ENSO指数和太平洋中高纬年代际振荡指数(PDO)的响应分别通过了95%和99%的显著性检验.PDO对各站点月径流的直接影响最为显著,且主要集中在6月份,多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以班台站最为显著,分别在1、4和6月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南方涛动指数、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和Nino3.4区海表温度距平指数(Nino3.4)对研究区月径流量的响应存在显著滞后性,Nino3.4对研究区月径流量滞后期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潢川和蒋家集站,而北极涛动指数和PDO指数无滞后性响应.
孙鹏孙玉燕孙玉燕温庆志
关键词:淮河流域径流变化气候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