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冰玉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党建
  • 1篇党建工作
  • 1篇游戏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社会网络视角
  • 1篇缺憾
  • 1篇资本
  • 1篇网络视角
  • 1篇阶级
  • 1篇格兰诺维特
  • 1篇工人阶级
  • 1篇高校
  • 1篇高校党建
  • 1篇高校党建工作

机构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李鸿
  • 3篇王冰玉

传媒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长春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布洛维劳动过程理论批判和启示被引量:3
2015年
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在当代西方社会发展中和西方社会科学思想界遇到了"理论过时"和"理论局限"的挑战。其中,布洛维劳动过程理论中所提及的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在西方社会劳动过程背景中失效,就是其中的标志性挑战。作为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是以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精髓为基石的,尤其是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与当代中国经验的工厂政治和劳工处境在特定时代相遇,都迫切需要我们对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精髓进行再阐释,并对其当代意义进行理论探讨。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精髓是立足于劳动实践,以劳动过程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劳动的解放为取向的辩证劳动过程理论。布洛维误解了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精髓,其劳动过程理论是二元的、僵化的和保守的劳动过程理论,而且,他提出的"制造同意"机制论没有超越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视域。中国经验的工厂政治和劳工处境是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当代现实印证。
李鸿王冰玉
关键词:资本
布洛维劳动过程理论特征及其缺憾
2015年
布洛维是一位"叛逆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又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过程有所改进。他通过组织理论、前后资本主义的比较以及"超额游戏"对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回答了他自己的劳动过程理论的中心议题,即为什么工人会这么卖力地工作,进而提出了劳动过程中的"制造同意"思想。他所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有亮点,但在某些程度上也存在脱离生活实际和对工人阶级与资本主义认识不足的缺点。
李鸿王冰玉
关键词:工人阶级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15年
党建工作一直是高校各项学生工作的焦点,更是国家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建工作,但同时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下,可以借鉴西方优秀思想成果,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的社会网络思想对我国高校党建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社会网络理论中,格兰诺维特提到了弱关系、嵌入型等概念,认为用认识时间的长短、互动频次、感情深厚程度、互惠程度来区分强弱关系,社会学以及社会网络中可以带有一定的经济色彩。这些思想对高校党建工作的形成与开展起到了一个良性的启示性作用。
王冰玉李鸿
关键词:高校党建格兰诺维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