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俊翔

作品数:22 被引量:16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 5篇水利工程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鄱阳湖
  • 5篇洞庭湖
  • 5篇温室气体
  • 4篇湿地
  • 4篇水位
  • 4篇水文
  • 3篇生态系统
  • 3篇通量
  • 3篇温室
  • 2篇植物
  • 2篇智能通信
  • 2篇生态
  • 2篇生态水文
  • 2篇通信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体浓度
  • 2篇鄱阳湖湿地
  • 2篇湖泊
  • 2篇湖流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江西省科学院
  • 5篇江西省山江湖...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长江三峡...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昌工程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常州市环境科...
  • 1篇生态环境部南...

作者

  • 22篇程俊翔
  • 21篇徐力刚
  • 9篇姜加虎
  • 4篇游海林
  • 4篇谭志强
  • 2篇鄢帮有
  • 1篇朱永华
  • 1篇冯文娟
  • 1篇李仁英
  • 1篇王晓龙
  • 1篇万荣荣
  • 1篇朱乾德
  • 1篇吴亚坤
  • 1篇喻崎雯
  • 1篇辛在军
  • 1篇吕海深
  • 1篇吴永明
  • 1篇吴睿
  • 1篇刘丽贞
  • 1篇姚忠

传媒

  • 6篇湖泊科学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江西科学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洞庭湖最低生态水位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东洞庭湖湿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价值,研究其最低生态水位对长江流域通江湖泊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城陵矶站1955-2011年水位数据资料,采用最低年平均水位法、年保证率设定法、湖泊形态分析法和生态水位法计算东洞庭湖最低生态水位,得到的结果分别为24.55 m、25.44 m、26.44m和25.24 m。从自然保护区的角度看,当取其平均值25.42 m作为东洞庭湖最低生态水位时,相应的湖泊面积为518 km2,完全满足核心区对水面的需求。通过合理性分析,该水位的确定是合理的,为东洞庭湖湿地的恢复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程俊翔徐力刚吴睿谭志强姜加虎
关键词:东洞庭湖最低生态水位计算方法
鄱阳湖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水位的关系被引量:42
2019年
为了研究鄱阳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与水位变化的响应关系,基于2009—2016年鄱阳湖15个长期监测点的调查数据,采用TLI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了鄱阳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探讨了鄱阳湖富营养化状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水位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从年内变化来看,鄱阳湖除冬季(1月)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其余3个季节均处于中营养状态,其中,夏季(7月)富营养化程度最低是由于其水位较高、换水周期快所致,冬季处于轻度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位降低导致的营养盐浓度升高以及湖泊沉淀物的再悬浮和营养盐的释放;从年际变化来看,除2011年、2012年及2014年鄱阳湖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外,其余年份均处于中营养状态.②从空间上来看,鄱阳湖湖区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空间差异不大,湖区中部东侧富营养化程度最高.③在年内季节变化上富营养化程度与水位呈负相关,富营养化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水位关系较小.研究显示,鄱阳湖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高,但有向富营养化湖泊发展的趋势,建议通过控制湖区污染源来减轻其富营养化程度.
杜冰雪徐力刚张杰范宏翔程俊翔程俊翔姜加虎
关键词:鄱阳湖富营养化时空分布特征水位
一种生态系统全组分温室气体采集系统
本发明涉及温室气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态系统全组分温室气体采集系统,所述生态系统全组分温室气体采集系统包括:气体采集子系统、气体测量子系统、气体成分检测子系统以及智能通信子系统;利用气体采集子系统对生态系统全组分温...
程俊翔徐力刚 王晓龙 毛智宇
水源地型河流-水库秋冬季水体CO_(2)排放特征
2024年
河流、水库水体是大气CO_(2)的重要排放源。为探究河流-水库连续型水体CO_(2)动态变化特征,文章以中国东南低山丘陵地区水源地型水库——沙河水库及其主要入库河流平桥河为例,于2022年秋季(9月-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进行逐月采样,采用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和漂浮箱-便携式温室气体分析仪法分别对表层水体CO_(2)溶存浓度和水-气界面CO_(2)排放通量进行观测。分析了平桥河、入库口及沙河水库CO_(2)浓度与通量的时空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平桥河-沙河水库连续体的CO_(2)浓度和通量的范围分别为0.034~0.415 mmol/L和-7.835~4.481 mmol/(m^(2)·h);CO_(2)浓度及通量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入库口显著高于平桥河和沙河水库(P<0.05),在季节上表现为秋季显著高于冬季(P<0.05)。平桥河-沙河水库连续体不同区域水体CO_(2)动态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在平桥河主要受DO和pH的影响,在入库口主要受DO、pH和NH_(4)^(+)-N的影响,在沙河水库主要受水温、DO、pH、Chl-a、PO_(4)^(3-)-P、TP、DOC和DIC的影响。研究表明,河流、入库口和水库CO_(2)排放及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时空异质性,全面考虑水源地型河流-水库连续体不同区域水体CO_(2)动态变化特征有利于提升区域碳收支估算的准确性。
陈曦程俊翔徐力刚徐力刚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温室气体
极端水文干旱下鄱阳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3年
2022年鄱阳湖流域发生了特大干旱事件,对鄱阳湖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为揭示极端水文干旱年的鄱阳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2022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对鄱阳湖浮游动物进行了综合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70种(轮虫40种、桡足类17种和枝角类13种),丰度和生物量范围分别为0—152.67个/L和0—1.52 mg/L。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较大的时空差异:在季节上,物种数夏季最多,丰度和生物量呈现夏季最高、秋季最低的特征,干旱季节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优势种组成明显不同于非干旱季节;在空间上,南部湖区的物种数、丰度、生物量高于北部湖区,多样性指数在中部湖区最高、北部湖区最低。极端水文干旱年的物种数、丰度和生物量均明显低于往年同期,但空间上的差异较小。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在干旱季节和非干旱季节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干旱季节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主要受水温、水位、硝态氮、氨氮等的共同影响,非干旱季节受化学需氧量和水位的影响较大。总体上,极端水文干旱使得鄱阳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往年减弱,研究结果可为极端干旱条件下的鄱阳湖生态保护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沈玉莹程俊翔徐力刚徐力刚游海林李仁英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鄱阳湖
鄱阳湖湿地植物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对不同地下水位的生理生态响应被引量:5
2018年
地下水位在非淹水期对湿地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大,但目前相关研究十分缺乏.本文选择鄱阳湖典型植被灰化薹草(Carex cinerascens)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埋深10、20、40、80和120 cm)对灰化薹草形态指标、地上生物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灰化薹草的株高、叶长和生物量均显著降低,地下水位10 cm处理组的灰化薹草生物量为0.371±0.017 g,为地下水位120 cm处理组(0.084±0.004 g)的4.4倍;处理组间灰化薹草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由地下水位10 cm处理组的6.29±0.70μg/g增加到地下水位120 cm处理组的8.54±1.37μg/g,表明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增加,灰化薹草面临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灰化薹草的生理生态响应综合表明,地下水位埋深20 cm以内适宜灰化薹草的生长,地下水位埋深80 cm以上的干旱胁迫会阻碍灰化薹草的生长.
冯文娟徐力刚徐力刚王晓龙程俊翔鄢帮有
关键词:鄱阳湖湿地地上生物量生理生态响应
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陆两用温室气体采集静态箱,包括浮体、底座和顶箱,所述底座可拆卸安装于浮体上,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水槽,所述顶箱置于水槽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同时用于陆地和水体采样;固定桩...
程俊翔徐力刚樊龙凤蒋名亮
一种温室气体静态箱基座装置
一种温室气体静态箱基座装置,包括基座的底壁相接农田大地,所述基座的底壁带有柱状联接杆,农田大地上开有联接口,所述联接杆和联接口相结合,所述基座里面带有条状移动槽一,所述移动块和移动槽一相结合,所述农田大地开有的容纳口里还...
蒋名亮徐力刚程俊翔范宏翔
文献传递
浅水湖泊冬季温室气体浓度与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4年
内陆水体是大气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氧化亚氮(N_(2)O)的重要自然排放源。为研究浅水湖泊温室气体溶存浓度及排放通量,以太湖流域上游浅水湖泊-长荡湖为例,在冬季(2022年1-2月)利用顶空平衡-气相色谱法对其表层水体温室气体溶存浓度及排放通量进行测定,综合采用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了长荡湖湖区及主要出入湖河口区温室气体溶存浓度与排放通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长荡湖冬季CO_(2)、CH_(4)、N_(2)O平均溶存浓度分别为(40.49±14.18)μmol/L、(0.86±1.92)μmol/L和(18.43±8.44)nmol/L,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49.99±69.49)μmol/(m^(2)·h)、(1.28±2.64)μmol/(m^(2)·h)和(12.01±14.37)nmol/(m^(2)·h)。②在空间分布上,湖区CO_(2)排放通量高于出入湖河口区,湖区CH_(4)、N_(2)O溶存浓度和排放通量均显著低于出入湖河口区。③CO_(2)排放主要受水温、电导率(EC)以及TN、TP和Chla浓度的影响,CH_(4)排放主要受pH、高锰酸盐指数(CODMn)、EC和DO浓度的影响,N_(2)O排放主要受pH以及DO、TN和TP浓度的影响。④长荡湖冬季CO_(2)、CH_(4)和N_(2)O累积排放通量分别为47.51、0.44和0.01 kg/hm^(2),结合水域面积估算得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545.57 t(以CO_(2)当量计)。研究显示,长荡湖冬季温室气体排放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并受到不同区域水环境条件、外源营养输入及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本研究强调了浅水湖泊冬季温室气体排放在内陆水体温室气体收支中的重要性,可为全球和区域湖泊温室气体排放精确估算提供重要支撑。
陈曦程俊翔徐力刚徐力刚丁竹红
关键词:浅水湖泊温室气体水-气界面排放通量
2000~2014年洞庭湖区植物面积变化及其与湖泊水位的关系被引量:7
2020年
利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Sen’s斜率估计方法,研究2000~2014年洞庭湖区的植物面积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其与水位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枯水年洞庭湖区的植物面积最大,平水年的次之,丰水年的最小;2000~2014年期间,洞庭湖区增强型植被指数的变化存在空间异质性,东洞庭湖区的大部分区域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无显著变化,南洞庭湖区的大部分区域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显著增大;洞庭湖区18.08%的区域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显著增大,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高滩地(平均海拔为26.61 m);7.51%的区域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显著减小,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低滩地(平均海拔为25.79 m);随着湖泊水位的上升,洞庭湖区植物面积在减少,当洞庭湖水位为24 m时,最适合植物生长,当洞庭湖水位低于24 m时,洞庭湖区的植物面积受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小。
杜冰雪徐力刚蒋名亮程俊翔程俊翔范宏翔
关键词:水位洞庭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