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成俊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甘肃省绿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被引量:8
- 2012年
- 本文简述了甘肃省绿肥生产、发展现状,以及绿肥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甘肃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粮食安全战略与生态环境的需要,对甘肃省绿肥生产发展提出了建议。
- 谢成俊陈娟
- 关键词:绿肥
- 玉米废弃物与花椰菜废弃物混合青贮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本研究采用5个不同比例的玉米废弃物和花椰菜废弃物进行混贮研究,密封避光贮藏45 d后,测定其感官指标、常规养分指标、挥发性有机酸指标及饲用价值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玉米秸秆添加量增加,pH、粗蛋白(CP)、粗纤维(CF)、干物质摄入量(DMI)、干物质消化率(DDM)、相对饲料价值(RFV)、饲草可吸收营养物质(TND)和净能(NE1)有所上升,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有机物质消化率(OMD)有所下降。(2)根据感官评价和V-Score评分可知,D处理组表现最优。综上所述,推荐混贮比例是15%玉米秸秆+15%玉米芯+70%花椰菜茎叶。
- 谢成俊保青泰王璐何潇把余忠
- 关键词:混合青贮
- 寒旱区玉米间作南瓜高产模式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优化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提高玉米和南瓜的产量和产值。在兰州市榆中北山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方式,试验观察了单作玉米、单作南瓜、玉米间作南瓜3个处理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条件下,玉米的株高、穗长、百粒重,以及间作南瓜的蔓长、单株结果数、单果重较对应的单作处理农艺性状指标均有明显提高。玉米间作南瓜处理较单作玉米与单作南瓜处理分别增产28.59%、41.25%,产投比分别增加1.44、1.34倍。玉米间作南瓜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种植操作、管理简单,在寒旱区具有推广价值。
- 孙振荣王平谢成俊王镭彭文静
- 关键词:寒旱区
- 2020年大棚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结果初报
- 2021年
- 为了及时筛选出适宜兰州市西固区大棚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兰州市西固区种子管理站在西固区河口镇大滩村开展了大棚马铃薯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试验以陇薯7号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在田间的综合表现和产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兴佳二号、吉仓1号产量分别为59 070.1 kg/hm^(2)、52 490.3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18.22%、5.05%,品种综合性状好,抗逆性强,适宜当地大棚种植。其中,兴佳二号可作为主栽品种在兰州市及相同气候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
- 谭璀榕何晓琴谢成俊丁静马军光张玲陈斐谭海平
- 关键词:马铃薯塑料大棚品比试验
- 不同种植年限砂田水盐变化与砂田退化初探被引量:15
- 2012年
- 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砂田的土砂比、土壤的水分与盐分含量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加速了砂田的退化。对不同种植年限的砂田水盐变化及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砂田退化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提高了砂田的土砂比,砂田的保水、蓄水、抑蒸发、抑盐作用相对减弱,砂田的水盐变化与种植年限、砾石覆盖度、砂砾粒径、砂砾所处土壤表面的位置及地下水位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砂田的退化。
- 王平谢成俊陈娟
- 关键词:砂田不同种植年限
- 陇中旱作区氮磷钾肥施用量对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不合理的施肥方式是限制陇中旱作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探究马铃薯产量与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与配比的关系,以期为马铃薯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陇薯10号为供试材料,采用311-A最优试验设计,建立马铃薯产量与养分用量的回归模型,分析各养分的单因素效应、交互效应和边际效应,确定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能够提高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单株块茎数和单株产量,增产作用显著,以N180P120K150处理马铃薯产量最大(44084.53 kg·hm^(-2)),过量施肥或者缺肥均会导致产量下降,肥料对影响马铃薯产量、纯收入与肥料贡献率的作用表现为N>K2O>P2O5,肥料农学效益为P2O5>K2O>N;氮、磷、钾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与单一施肥相比,养分两两配施更有利于产量的增加,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二元二次模型为最适模型。采用边际效应计算,基于该最适模型得出旱作区马铃薯氮(N)、磷(P2O5)、钾(K2O)的最优推荐施用量为236.05、70.06、113.62 kg·hm^(-2),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29∶0.48。可为当地旱区马铃薯的施肥提供参考借鉴。
- 陈娟王平谢成俊孙振荣
- 关键词:旱作区马铃薯氮磷钾最佳施肥量
- 兰州市土壤及重点农产品硒形态分析
- 2016年
- 农产品中的硒含量与其生长环境中的硒含量密切相关,但是,研究发现,产品中的硒含量往往不与土壤中的总硒含量出现关系,而是与土壤中的有效态硒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中有效态硒的含量又与土壤的类型,理化性质及其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兰州市土壤的大地质区域背景及其所处地理条件有利于土壤中的硒向有效形态的转化,这也是虽然兰州市的表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仅为0.177 mg/kg,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但是还有少数品种的蔬菜达到富硒标准,具备成为该市天然的富硒农产品的条件。
- 谢成俊李海涌王国宇王平
- 关键词:土壤农产品硒含量
- 玉米新品种和恒797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22年
- 和恒797是以H1125为母本、HY113为父本杂交而成的晚熟高产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秸秆持绿性好,青贮效果好。202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210096,适合在甘肃省内玉米晚熟区推广种植。
- 谭璀榕范太伟谭海平陈德功谢成俊丁静雷娅红王复和邱剑虹
- 关键词:玉米晚熟
- 不同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 2024年
- 为了降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成本,在充分利用本地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文章通过研究不同基质对马铃薯脱毒苗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原原种产量指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当地的马铃薯原原种栽培基质。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脱毒苗最适宜生长的基质是M3(玉米秸秆:红绵沙:田园土=25:50:25);其成活率最接近纯蛭石(CK)为81.22%,平均单株结薯数3.6个,平均单薯重9.67 g,最大单薯重11.27 g,最小单薯重2.46 g;综合各产量指标,供试基质中M3均优于对照CK和其他处理基质。说明供试基质M3更适合当地作为马铃薯原原种的生产基质。
- 王璐谢成俊把余忠史文霞李爱兵
- 关键词:马铃薯原原种玉米秸秆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