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锐
-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修正性减重手术的发展和反思被引量:2
- 2022年
- 肥胖症是目前具有挑战性的全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50%的成人存在超重或肥胖症。肥胖症已被证实为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结肠癌及其他特定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严重威胁国人健康及生命质量。近20年来,随着减重手术的成熟发展,其对治疗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得到广泛认可,同时提高患者预期寿命和生命质量。然而,部分减重手术后患者需行修正性减重手术,修正性减重手术率为5%~50%。修正性减重手术原因主要为减重效果不佳,包括体质量下降不明显、体质量反弹及相关代谢性疾病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复发,其他原因还包括贫血、营养不良、长期慢性疼痛等。目前国内仅有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2018年提出的修正性减重手术东亚专家共识,临床实践中关于修正性减重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式等仍无统一标准。笔者总结修正性减重手术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价值。
- 程中陈亿颜宥彤赵锐万谦益张贵祥李旸杜潇
- 关键词:肥胖症减重手术
- 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被引量:7
- 2020年
- 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表现类型,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结直肠,其并发症主要为出血、穿孔、癌变及反复发作引起梗阻。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不同,溃疡性结肠炎是可以通过手术而达到根治的,且手术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率都较低,手术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而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和围手术期的管理与手术的效果及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外科医生的经验及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集中探讨外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等问题。
- 赵锐周勇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围手术期管理
- 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的应用及安全性
- 2024年
- 目前肥胖症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减重代谢手术,但非手术策略难以使大多数患者体重持续下降。新兴的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s)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得到证实的对肥胖症以及糖尿病等疾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药物,通过激活下丘脑内的GLP-1受体,调节食欲并延迟肠胃排空。但其不良反应包括低血糖、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自伤及自杀风险增高等,现已均有报道。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涵盖更多元化的人群,并开展针对中国人群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以更好地完善临床应用。本文总结了司美格鲁肽在肥胖症慢性体重管理中的作用机制、体重减轻疗效及安全性。
- 颜宥彤赵锐万谦益张贵祥沈弘毅程中陈亿
- 关键词:肥胖症GLP-1受体激动剂疗效安全性
- 结直肠癌对肥胖和非肥胖患者骨骼肌萎缩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肥胖个体在结直肠癌影响下骨骼肌萎缩程度是否比非肥胖个体更严重。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本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64例肥胖患者并根据倾向评分匹配64例非肥胖患者,同时在非肿瘤患者中收集51例肥胖患者并匹配51例非肥胖患者,分析比较纳入患者腰肌指数。结果无论性别和体重,结直肠癌患者的腰肌指数均低于相应非肿瘤患者(均P<0.05)。结直肠癌患者中肥胖患者的腰肌指数均显著低于非肥胖患者(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对肥胖个体骨骼肌萎缩的影响程度大于正常体重个体,对合并肥胖的结直肠癌患者应更加全面地评估其骨骼肌状态。
- 万谦益赵锐陈亿宋应寒伍晓汀
- 关键词:肥胖结直肠肿瘤
- 胃肠间质瘤伴肝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伴肝转移患者以及无肝转移高危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为GIST肝转移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118例2014—2019年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GIST患者,其中GIST首发伴肝转移56例,无肝转移高危患者62例。对两组主要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对比和预后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8~65个月)。与无肝转移患者相比,肝转移患者相对更年轻(P=0.01)。两组患者在性别、原发肿瘤部位、大CD_(117)、CD_(34)、DOG_(1)和Ki_(67)的表达以及基因突变上均相近。肝转移组患者肿瘤核分裂象显著高于无肝转移组患者(P=0.02)。GIST无肝转移患者无复发生存期明显更长(P=0.03),两组患者总生存期相近(P=0.83)。结论GIST伴肝转移的恶性程度可能比高危无转移GIST更高。R0切除以及术后的辅助治疗依然是伴肝转移GIST治疗的关键。对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GIST伴肝转移的时间与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
- 赵锐万谦益王勇崔亚平伍羽韬伍晓汀
- 关键词:肝转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预后
- 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后发热一例
- 2018年
- 患者男性,58岁。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d,持续性腹痛6h”于2017年6月2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周前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现象,予禁饮禁食后,症状均缓解。3d前患者大量进食后再次出现腹部疼痛,呈阵发性胀痛,无放射性及刀割样疼痛,伴恶心、呕吐3次,为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胃液,量约50ml/次,呕吐后症状缓解,随后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 赵锐伍晓汀
-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后发热阵发性腹痛排气排便腹部疼痛持续性腹痛
- NF-κB/iNOS信号通路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小鼠模型中对螺旋神经节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在3-硝基丙酸(3-NP)诱导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小鼠模型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变化对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鼓室注射法进行动物建模。将C57BL/6雄性小鼠分为3个组,每组9只。3-NP组(鼓室内注射3-NP溶液),3-NP+EVP4593组(鼓室内注射3-NP溶液,腹腔注射NF-κB抑制剂EVP4593溶液),以及对照组[鼓室内注射磷酸缓冲液(PBS)]。在注射前后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检测。4周后取出耳蜗,并进行NF-κB p65、RelB、iNOS、Caspase-3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染色定量(qRT)-PCR检测。结果3-NP组小鼠反应阈值较对照组和3-NP+EVP4593组高(P<0.05),且3-NP+EVP4593组的听阈比对照组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和qRT-PCR结果显示3-NP暴露可导致螺旋神经节区域NF-κB p65和RelB、iNOS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其表达可随着EVP4593的应用而减少(P<0.05)。3-NP组螺旋神经节细胞Caspase-3表达高于对照组,3-NP+EVP4593组Caspase-3的表达较3-NP组减少(P<0.05)。结论3-NP可通过激活NF-κB/iNOS信号通路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模型小鼠的耳蜗螺旋神经节发生炎症反应,这可能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陈凯赵锐赵锐龙莉莉唐玥玓
- 关键词:3-硝基丙酸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螺旋神经节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运动和营养干预对骨骼肌减少症的影响被引量:4
- 2022年
- 肌少症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与活动受限、营养不良及多种临床疾病密切相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球的共同健康问题.本文重点围绕近5年肌少症的非药物干预文献做一论述,重点阐述多模式运动、肠道菌群、肠外营养及综合干预与肌少症的关系,以期为肌少症制定科学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提供较新依据.
- 左新容吴苠铭刘鑫李学虹赵锐周秀梅彭明慧李涛
- 关键词:运动干预营养干预
- OMOM胶囊内镜在老年患者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老年患者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129例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9例患者中完成胶囊内镜检查118例,发现异常103例,阳性检出率87.3%。发现食管、胃、小肠、结肠病变分别为3例、38例、92例、7例,占阳性发现率分别为2.9%、36.9%、89.3%、6.8%。完成胶囊内镜检查的9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和25例腹痛、腹泻患者分别发现小肠病变75例(82.4%)和17例(68%)。其中黏膜下隆起及新生物、炎症病变和血管病变最为常见。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结论:OMOM胶囊内镜检查方法安全性好,对老年患者消化道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建议检查前对患者身体进行适当的评估,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检查质量。
- 赵锐伍丽萍温忠慧王一平
- 关键词:胶囊内镜老年患者消化道疾病
- 早期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肠内营养联合静脉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作用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探究早期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联合静脉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在术后24 h内开始连续6 d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肠内营养制剂营养支持,试验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每日静脉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20 g。分别于术前(3 d内),术后第1、3及7天采集清晨外周静脉血,检测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及营养指标,同时监测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有52例患者完成研究,2组各有3例因未能行根治术退出研究。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术后第7天2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IL-6和TNF-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均较低(P<0.05);术后第7天,2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CD3^+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百分比、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均较高(P<0.05)。2组患者术后7 d内的感染性并发症(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率、非感染性并发症(腹泻、腹胀和腹痛)发生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联合静脉补充丙氨酰谷氨酰胺有助于减轻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炎症反应,增强其免疫功能及改善营养状态。
- 崔亚平赵锐王勇李志贵苏向楠万谦益夏霖周勇伍晓汀
- 关键词:胃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丙氨酰谷氨酰胺炎症反应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