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鹏程

作品数:92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24篇专利

领域

  • 63篇核科学技术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反应堆
  • 23篇
  • 20篇
  • 17篇自然循环
  • 13篇快堆
  • 9篇堆芯
  • 8篇中子
  • 6篇燃料
  • 5篇冷却剂
  • 4篇遗传算法
  • 4篇余热排出
  • 4篇余热排出系统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热工
  • 4篇中子通量
  • 4篇物理特性
  • 4篇环路
  • 4篇降阶
  • 4篇反应堆系统

机构

  • 89篇南华大学
  • 11篇中国核动力研...
  • 7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核华纬工程...
  • 1篇上海核工程研...
  • 1篇中广核研究院...
  • 1篇上海电力大学
  • 1篇生态环境部核...

作者

  • 89篇赵鹏程
  • 50篇于涛
  • 43篇刘紫静
  • 26篇谢金森
  • 25篇陈珍平
  • 12篇谢芹
  • 11篇曾文杰
  • 5篇谢超
  • 5篇何丽华
  • 4篇刘杰
  • 4篇李萌
  • 4篇阳小华
  • 4篇王丽君
  • 4篇万亚平
  • 4篇闫仕宇
  • 4篇李琼
  • 4篇王凯
  • 3篇李琼
  • 3篇杨涛
  • 3篇杨涛

传媒

  • 25篇核技术
  • 23篇核动力工程
  • 8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核科学与工程
  • 1篇兰州教育学院...
  • 1篇中国核电
  • 1篇大学科普
  • 1篇南昌师范学院...

年份

  • 14篇2024
  • 18篇2023
  • 18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蜕变测试的测试用例自适应随机生成方法
一种蜕变测试的测试用例自适应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化;(2)检查所有参数的所有分区是否均已覆盖;(3)选取未覆盖分区,随机生成蜕变测试用例集合;(4)计算初始输入与后续输入的距离;(5)取距离最大的一组蜕变测...
李萌王丽君阳小华闫仕宇刘杰万亚平李丰源任长安陈珍平谢金森赵鹏程于涛
文献传递
基于软注意力GRU模型的堆芯瞬态热工水力参数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反应堆在各种工况下堆芯瞬态热工水力参数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反应堆的安全性。质量流量和温度作为堆芯热工水力的重要参数,二者常被建模为时间序列预测问题。研究旨在解决瞬时条件下堆芯热工水力参数连续预测的精度问题,检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门控循环单元在核心参数预测中的可行性。本文采用1/2中国实验快堆(China Experimental Fast Reactor,CEFR)为研究对象,使用快堆子通道程序SUBCHANFLOW生成瞬态堆芯热工水力参数的时间序列,采用基于软注意力的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模型预测堆芯的质量流量和温度时间序列。结果表明:相较于自适应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本文使用的软注意力的GRU网络模型预测结果更好,温度在步长为3的情况下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0.5%,在15 s内预测效果较好;质量流量在步长为10的情况下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5%,且在后续12 s内预测效果较好。本文构建的模型不仅在连续预测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预测精度,且能捕捉到动态时间序列中的趋势特点,这对维护反应堆安全,有效防止核电厂事故有极大的用处。基于软注意力的GRU模型能在瞬态反应堆工况下提供一段时间的连续预测,在工程应用中和提高反应堆安全性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淳思琦冯欢张安妮赵鹏程
关键词:快堆
使用离散钍铀燃料组件的CANDU6堆物理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研究钍铀燃料在CANDU6堆中的应用,采用DRAGON/DONJON程序,对使用离散型钍铀燃料37棒束组件的CANDU6堆进行时均堆芯分析。结果表明,组件采用235U富集度为2.5%的铀棒以及第1、2、3圈布置钍棒的37棒束组件,堆芯在8棒束换料、3个燃耗分区的方案下,组件的冷却剂空泡反应性较使用天然铀的37棒束组件(NU-37组件)与采用混合钍铀元件棒的37棒束组件更负;堆芯最大时均通道/棒束功率满足小于6700 kW/860 kW的限值;燃料转化能力比采用NU-37组件时更高;卸料燃耗可到达13400MW·d/t(U)。研究表明,所设计的离散型钍铀燃料37棒束组件可用于现有CANDU6堆芯,且无需对堆芯结构及控制机构作重大改造;燃料组件和堆芯设计方案可为钍铀燃料在CANDU6堆芯的应用提供参考。
邓年彪于涛谢金森赵文博谢芹谢芹陈珍平赵鹏程刘紫静
关键词:CANDU6
一种基于气举的液态金属冷却池式反应堆多功能堆内热分隔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举的液态金属冷却池式反应堆多功能堆内热分隔系统,当反应堆处于正常运行工况时,打开热分隔阀门,关闭辅助加热阀门,启动气体过滤器和气体压缩机,系统起到热分隔作用;当反应堆处于低功率运行或停堆工况时,打开...
刘紫静赵鹏程
文献传递
一种铅基快堆压力容器及其下封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基快堆压力容器及其下封头,下封头包括圆盘状下封头主体,所述下封头主体的上表面为凹面,下表面为弧形凸面;所述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凸起部,所述上表面自周部向所述凸起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弧面。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下...
王天石赵鹏程刘紫静于涛
文献传递
燃耗信任制下燃耗计算对临界计算的偏差及不确定度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量化燃耗信任制中燃耗计算传递给临界计算的不确定度,本文基于参数统计法对燃耗计算的核素偏差及偏差不确定度展开分析,并以蒙特卡罗(MC)抽样方法计算的k_(inf)不确定度为基准,比较不同抽样方法对临界计算不确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核素偏差与偏差不确定度是随样品燃耗变化的分段函数。对于临界计算,拉丁超立方抽样(LHS)方法与MC抽样方法的k_(inf)不确定度计算结果吻合较好,且LHS方法可考虑参数间的相关性,计算结果更真实,可进一步提升电厂的经济性。
倪梓宁于涛谢金森陈熙荣黄干黄浩陈珍平赵鹏程雷济充
一种基于石墨烯气溶胶的芯块-包壳间间隙传热改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气溶胶的芯块‑包壳间间隙传热改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石墨烯气溶胶颗粒;(2)将步骤(1)所制备的石墨烯颗粒与氦气混合,制成气溶胶;(3)将混合后所得气溶胶作为燃料芯块与包壳之间的填充介质...
翟鹏迪赵鹏程朱恩平刘紫静王天石
一种双环路自然循环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提高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环路自然循环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提高方法,包括:1.建立单环路一维坐标模型图;2.选取某一环路,构建单环路Jacobian矩阵;3.基于所建立的单环路Jacobian矩阵,构建双环路Jacobian矩阵模型...
赵鹏程朱恩平
长寿命小型自然循环铅基快堆燃料选型被引量:7
2020年
针对铅基快堆长寿命、小型化、自然循环的设计目标,构建铅基快堆堆芯模型并开展燃料选型研究,选取U-Pu、Th-U循环燃料及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金属燃料,分析比较了不同燃料的物性参数、在不同能谱条件下的堆芯物理特性。结果表明:在偏软能谱中,Th基燃料堆芯增殖能力更强,反应性系数负值更大,热工安全裕量更大、裂变产物容留能力更强;PuN-ThN燃料堆芯燃耗特性最佳,可在较疏松栅格条件下获得较强增殖能力,减少燃料装载量,确保固有安全性,兼顾堆芯长寿命、小型化、自然循环设计要求;但堆芯有效缓发中子份额较小,不利于反应性控制。
刘紫静赵鹏程任广益柯国土于涛谢金森陈珍平何丽华谢芹曾浩
关键词:物理特性
一种适用于小型长寿命自然循环铅基快堆的冷却剂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以小型化、长寿命、自然循环为铅基快堆的设计目标,构建100 MWt铅基快堆堆芯模型并开展冷却剂选型研究,选取Pb同位素/混合物及Pb-Bi混合物,分析比较了采用不同冷却剂堆芯的物理特性与自然循环特性。结果表明:得益于^(208)Pb在高能区小的非弹性散射截面与中低能区极小的中子俘获截面,加之Bi较小的中子俘获截面,采用^(208)Pb-Bi冷却的铅基快堆堆芯在30满功率年运行周期内的燃耗反应性损失最小,增殖性能最佳,且具备负值较大的空泡系数、冷却剂温度系数和较大的有效缓发中子份额,可装载较低富集度或较少量燃料,有利于堆芯小型化、长寿命和固有安全性;^(208)Pb-Bi相比Pb冷却的铅基快堆具备更强的自然循环能力、更弱的材料腐蚀、更宽的运行温度区间,有利于反应堆安全运行与维护。高^(208)Pb丰度的铅可以从钍矿石及钍铀矿石中提取,极大降低了^(208)Pb的分离提取难度。
余清远肖豪刘紫静赵鹏程于涛
关键词:冷却剂物理特性自然循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