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劢贤
- 作品数:46 被引量:133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强化河湖长制 推进河湖保护治理被引量:15
- 2021年
- 2016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厅字〔2016〕42号)。五年来,河湖长制体系全面建立,省、市、县级均设立了党政双总河长,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湖长(含巡护河员)稳定在120多万名。各级河长湖长认真履职尽责,部门协同配合,巡护河员积极巡河护河,累计整治河湖违建面积4748万m2,清除围堤1.1万km、垃圾4300万t,清理非法占用岸线3万km。河湖面貌明显改善,202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98%,全国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比例较2016年提高15.6个百分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强化河湖长制”部署要求,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提出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贯彻落实“强化河湖长制”目标要求,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规范河长湖长履职、实现联防联控、推进河湖管理保护常态化、建设幸福河湖,靶向施策、持续发力。
- 王冠军郎劢贤刘卓
- 省级河湖长制考核实施情况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对表对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强化河湖长制”部署要求,对省级河湖长制考核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河湖长制考核制度、持续推动河湖长履职尽责、强化落实河湖长制提供借鉴参考。
- 王冠军刘卓郎劢贤陈晓
- 推进地方黄河河道保护立法的认识与思考——以《鄂尔多斯市黄河河道管理条例》为例
- 2023年
- 本文以《鄂尔多斯市黄河河道管理条例》为例,从立法框架和重要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条例》的立法经验和成效,对黄河流域各地推进河道保护地方立法提出认识与思考。总体上,地方黄河河道保护立法应贯穿生态优先和严格保护理念,细化量化相关上位法规定,解决黄河河道管理的突出问题;做好与《黄河保护法》衔接,充分吸收借鉴河道管理成功实践和立法成熟经验,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 郎劢贤刘小勇孟博李禾澍
- 关键词:黄河河道保护
-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总结评估成果分析与工作建议被引量:1
- 2020年
- 2018年底,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面向全国31个省份开展了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总结评估。文章基于总结评估工作成果,介绍了各省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总体进展,针对总结评估“有名”和“有实”两部分共17项评估指标的得分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区域对比分析,梳理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关工作建议。
- 王冠军刘小勇郎劢贤陈健傅渝亮
- 关键词:河长制
- 关于加强河流生态流量管控的思考被引量:6
- 2022年
- 在分析生态流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流量管控概念内涵;从生态流量管控层次和管控要素两个方面来分析生态流量管控需求;提出了生态流量管控指标体系和需要建立的生态流量管控制度。
- 王冠军刘卓郎劢贤
- 关键词:生态流量管控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河湖管护动力机制发展分析--基于河长制的思考
-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应对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重大举措.一切与发展有关的议题都要在这...
- 李晓晓郎劢贤
- 关键词:水环境治理河长制政府职能
- 履职尽责是河长制湖长制落地见效的关键被引量:14
- 2020年
- 当前河长制湖长制全面建立并进入“有名”向“有实”转变的关键期。从河长制湖长制本质、河长湖长履职、强化河长湖长履职担当三个方面论证了河长湖长履职尽责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促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关的建议。
- 王冠军郎劢贤陈晓
- 关键词:履职尽责
- 农业用水精准补贴落实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文章在跟踪各省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6]2号)情况的基础上,梳理了关于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的相关规定,从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程序及经费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类;分析明确了当前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存在的差距与不足,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地方实践以及多渠道筹集资金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 戴向前郎劢贤王志强孔慕兰
- 关键词:农业用水农业水价
-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被引量:6
- 2021年
- 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环境之危、民族存续之危。李国英部长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要求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加快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这既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 郎劢贤刘卓孟博
- 加快制定“蓄滞洪区管理条例”的认识与思考被引量:2
- 2015年
- 蓄滞洪区是江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蓄滞洪区管理法规体系,强化蓄滞洪区管理制度保障,是保障流域区域防洪安全和促进区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适度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蓄滞洪区管理法规建设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存在部分制度位阶效力低、可操作性较差、时效性滞后以及制度漏洞等问题。加快制定"蓄滞洪区管理条例",从蓄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调度运用、人口控制和外迁、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制度安排,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蓄滞洪区法规体系与规范蓄滞洪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刘定湘刘小勇郎劢贤
- 关键词:蓄滞洪区管理条例江河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