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泥页岩不同赋存态烃的分离及特征探讨
- 选取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泥页岩,对全岩以及提出的粘粒级组分进行热解、热解—色谱以及抽提—皂化—酸解处理和GC-MS检测,探讨泥页岩不同赋存态烃的特征差异。对全岩和粘粒级组分,按3000C,300-5000C和500-...
- 蔡进功郭敏赵悦
- 关键词:赋存状态
- 文献传递
- 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中生界残留盆地分布特征与勘探潜力被引量:3
- 2019年
- 东海陆架盆地发育在中生代晚期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是中国近海面积最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目前的油气发现均来自于新生界,而中生界的分布特征及其资源潜力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前人研究表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的中生界遭到后期不同程度的构造抬升和剥蚀,总体表现为残留盆地的分布特征;而东部坳陷带的中生界缺乏钻井直接揭示,受制于中深层地震的资料品质,识别难度较大。本文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钻遇中生界的井震标定出发,通过区域地震剖面的中生界地震相分类和识别,划分了中生界侏罗系和白垩系的构造层序格架,梳理了中生界残留盆地的结构和平面分布特征,并结合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认为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具有不可忽视的勘探潜力。
- 钟锴王雪峰张田张敏强付晓伟郭敏
- 关键词:地震相层序格架勘探潜力东海陆架盆地
- 烃源岩与<2μm黏粒级组分的热解—色谱特征对比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选取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不同埋深的11块烃源岩样品,粉碎后提取粒径小于2μm黏粒级组分,分3个温度段(〈300℃、300~500℃、500~650℃)进行全岩和黏粒级组分样品的热解—色谱检测,探讨不同温度段释放烃的特征和意义,以及黏粒级组分对于烃源岩生烃的贡献。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段,不管是烃源岩全岩还是黏粒级组分,轻质油(C_5—C_(14))组分在所有组分中含量高,在300℃以前和300~500℃段轻质油组分含量超过50%,而在500~650℃段气态烃(C_1—C_4)(特别是甲烷)含量明显增加,而轻质油含量有所下降。在300~500℃段,不论是烃源岩全岩,还是黏粒级组分,生烃产率和产烃量的值都是最高的,其次是500~650℃段,最低的是300℃以前。通过不同温度段特征的比较,发现全岩和黏粒级组分的热解特征有相似之处,轻质油组分是烃源岩热解生烃的主要组分,且300~500℃是烃源岩生烃高峰温度段。对300~500℃段热解—色谱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黏粒级组分的轻烃(C_1—C_(14))百分含量高于全岩,重烃组分(C_(15+))则相反,而且黏粒级组分总烃产量占全岩的平均值高达72.57%,这些特征表明黏粒级组分是烃源岩生烃的主要贡献者,且黏土吸附的有机质在有机质生烃过程中对轻烃组分(C_1—C_(14))的贡献显著。对烃源岩和黏粒级组分开展热解—色谱特征研究,可获取不同温度段释放烃或烃赋存等特征,这对开展有机质生烃和资源评价以及非常规油气赋存特征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 郭敏蔡进功蒋启贵丁飞
- 关键词: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