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红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松辽盆地北部青一段泥岩超压及意义被引量:6
- 2013年
-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青一段泥岩超压形成及演化过程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其目前普遍存在超压,高值区分布在齐家一古龙和三肇凹陷中心处,最大值可达到12 MPa以上。主要形成于嫩四段沉积时期,之后超压值逐渐增大,在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和古近系沉积末期曾因T_2断裂活动释放,超压值降低。通过青一段泥岩超压形成及演化过程研究可以得到4点石油地质意义:①确定出青一段源岩主要排烃期为明水组沉积末期;②青一段源岩排出的油气向下"倒灌"运移距离最大可达350 m以上,在大庆长垣、三肇凹陷和齐家一古龙凹陷等大部分地区可"倒灌"运移进入扶余油层,进入杨大城子油层的范围略小于进入扶余油层的范围;③超压形成时期早于大量排烃期,对于封闭其油气是有利的;④青一段泥岩超压自形成后,虽在嫩江组沉积末、明水组沉积末和古近系沉积末曾发生释放超压降低,但封闭能力逐渐增强至今。
- 姜龙张秀云马晓红
- 关键词:松辽盆地北部
- 断裂对凹陷区上生下储油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被引量:6
- 2013年
- 通过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藏解剖和断裂对油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油主要分布在断裂密集带两侧,剖面上从上部的FI油层组至下部的YI油层组油逐渐减少;断裂对油运聚成藏有控制作用,油源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断裂控藏模式为上覆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沿油源断裂向下倒灌运移,进入扶、杨油层,然后向断裂密集带两侧的地垒构造侧向运移,最后在地垒构造上的断块、断层遮挡或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
- 马晓红
- 关键词:断裂密集带倒灌运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