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丽梅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1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增多症
  • 2篇真性
  • 2篇真性红细胞增...
  • 2篇真性红细胞增...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染色体核型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增多
  • 2篇核型
  • 2篇红细胞增多
  • 2篇红细胞增多症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检查
  • 1篇遗传学
  • 1篇遗传学分析
  • 1篇支腿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结合蛋...
  • 1篇实时PCR

机构

  • 6篇烟台毓璜顶医...

作者

  • 6篇于丽梅
  • 3篇黄葆华
  • 2篇孙成铭
  • 1篇于威娟
  • 1篇孙海宏
  • 1篇孙艺铸
  • 1篇张晓录
  • 1篇王静
  • 1篇夏永宏
  • 1篇张彩骥
  • 1篇张霞
  • 1篇鲍翠霞
  • 1篇高艳玲
  • 1篇李杰
  • 1篇王伟华
  • 1篇梁英风
  • 1篇李玮
  • 1篇王立朋

传媒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02例细胞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PV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血液学指标和骨髓染色体核型检测结果。结果102例PV患者中,86例为正常核型,16例为异常核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15.7%。既往已诊断PV的患者异常核型检出率明显高于初诊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异常核型PV患者中,15例为不平衡畸变,9例为只涉及1个易位的简单异常,2例为复杂异常。7例为1号染色体结构异常,且其中5例为1q三体;2例为3号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为13号染色体结构异常;2例为+9染色体数目异常。7例患者处于多血期,9例患者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正常核型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高于异常核型患者,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水平低于异常核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PV患者异常核型检出率低,异常核型与PV的病情发展有关。
于丽梅黄葆华薛兆平戚荣王伟华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
伴der(Y)t(Y;1)(q12;q2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8年
目的 探讨伴der(Y)t(Y;1)(q12;q2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的1例伴der(Y)t(Y;1) (q12;q21)PV患者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该患者诊断为PV,初诊时染色体核型为46,XY,病程13年,白细胞明显增多,染色体核型转变为46,X,der(Y)t(Y;1) (q12;q21).结论 der(Y)t(Y;1)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血液系统肿瘤相关的重现性异常.
于丽梅黄葆华孙成铭
关键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染色体核型
WBC和CRP联合检测在儿童发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06年
梁英风张彩骥于丽梅
关键词:儿童门诊发热患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急性炎症就诊率
一种防倾斜血液检查试管夹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倾斜血液检查试管夹,属于检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筒及嵌套于外筒内的内筒,内筒一端连接有推杆机构,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滚动滑轮,内筒另一端设有漏斗状的锁定齿槽,沿着锁定齿槽漏斗内表面圆周开设有多个锁定齿凹槽,...
于丽梅徐涛
文献传递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Real-time PCR及GM试验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6月临床上曲霉菌感染高危病患的血液标本80例,并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分为确诊组8例,拟诊组26例,非感染组46例,分别利用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进行检测,计算3种方法的诊断指标并分析评价。结果 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3种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76.47%、67.65%、52.94%,特异度分别为80.43%、89.13%、80.43%。联合诊断结果显示,NASBA与real-time PCR串联方案有最好的特异度(100%)及阳性预测值(100%);NASBA与real-time PCR并联方案则最为灵敏(94.12%)。结论 NASBA用于诊断IA最为敏感,而real-time PCR则最为特异,GM试验的表现差于前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策略,在特定情况下提高临床早期诊断IA的准确性。
王立朋鲍翠霞于丽梅张晓录于威娟张霞李玮黄葆华李杰孙成铭
关键词:侵袭性曲霉菌感染实时PCR
瓜氨酸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重症患者急诊胃肠损伤的诊断价值:一项530例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 观察重症医学科(ICU)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GI)的发生情况,探讨血清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对重症患者AGI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烟台毓璜顶医院ICU收治的576例重症患者,根据2012年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提出的AGI诊断标准,观察患者AGI的发生情况并进行AGI分级,记录不同AGI分级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肾功能正常的AGIⅠ-Ⅳ级患者各20例,采集患者入ICU 12 h内股动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瓜氨酸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FABP水平;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瓜氨酸和IFABP对AGI的诊断价值.结果 ① 576例重症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其中AGI患者530例(占92.0%); 530例AGI患者中Ⅰ级289例(占54.5%),Ⅱ级154例(占29.1%),Ⅲ级64例(占12.1%),Ⅳ级23例(占4.3%).随AGI分级升高,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均逐渐升高.②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不同AGI分级各组患者血清瓜氨酸水平均明显降低,IFABP水平均明显升高;随着AGI分级升高,瓜氨酸水平逐渐降低,IFABP水平逐渐升高〔AGI Ⅰ、Ⅱ、Ⅲ、Ⅳ级组瓜氨酸(μmol/L)分别为14.1±3.6、12.7±3.1、8.3±2.7、5.6±3.4,F=3.287,P=0.027, IFABP(ng/L)分别为526.7±204.9、698.4±273.8、894.7±455.9、1062.8±532.2,F=2.903,P=0.043〕.ROC曲线分析显示,瓜氨酸对AGI的诊断价值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当最佳截断值为9.7 μmol/L时,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87.5%;而IFABP的AUC较低,为0.043,提示对AGI不具有诊断价值.结论 ICU重症患者AGI发生率较高,且AGI分级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瓜氨酸对危重症患者AGI有较高的
王静于丽梅夏永宏高艳玲于文波孙海宏孙艺铸
关键词:胃肠损伤急性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