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菲菲 作品数:8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植物耐旱相关蛋白VPS23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耐旱相关蛋白VPS23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命名为VPS23A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a)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 谢旗 于菲菲文献传递 盐碱地有望告别“十年九不收” 2023年 俗话说:“盐碱地里种庄稼,十年九不收”。盐碱地,是农民最发愁的一种土地,因为土壤表层的盐类、碱类累积,导致大部分作物不能在其中生长,即便长成也会大量减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近10亿公顷盐渍化土壤因盐碱程度过高而不能被有效利用,其中碱化土壤约占盐渍化土壤的60%。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全球粮食产量将大幅提升。 于菲菲 刘翠霞 张会丽 谢旗关键词:盐渍化土壤 碱化土壤 联合国粮农组织 盐碱地 粮食产量 高粱耐盐碱相关基因AT1及其在作物耐盐碱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高粱耐盐碱相关基因AT1及其在作物耐盐碱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所保护的一个技术方案是蛋白质或调控所述蛋白质编码基因表达的物质或调控所述蛋白质活性或含量的物质在调控植物耐盐碱性中的应用。所述蛋白质可为核苷酸序列为序... 谢旗 于菲菲 张会丽 谢鹏 吴耀荣快速高效检测植物体内蛋白泛素化修饰研究方法 被引量:1 2019年 UPS参与植物中绝大多数的信号转导通路。其中,一些激素的受体本身就是E3泛素连接酶,如茉莉酸(JA)受体COI1和生长素(auxin)受体TIR1都是F-box蛋白,它们通过特异性介导相应转录抑制子的泛素化降解来传递激素信号,但对于整个UPS体系而言,由于技术的限制,迄今为止仅见少量泛素连接酶与特异性底物间生化机制的报道。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表达蛋白实施泛素连接酶泛素化修饰底物的体外实验是验证泛素连接酶/底物对的常用方法,但由于体外实验缺乏某些蛋白必需的转录后修饰,导致实验结果有时存在假阴性。利用农杆菌注射烟草(Nicotianabenthamiana)瞬时表达蛋白的方法,建立高效的植物体内检测蛋白泛素化系统,可以快速检测蛋白泛素化,包括检测泛素连接酶和底物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底物蛋白的自身泛素化、泛素连接酶对底物降解的促进作用、26S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底物降解的抑制作用以及用植物内源表达蛋白进行体外泛素化反应。 刘利静 赵庆臻 谢旗 于菲菲关键词:E3泛素连接酶 植物蛋白的体外泛素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019年 泛素激活酶(E1)、泛素耦联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是蛋白质泛素化修饰的关键酶。在真核基因组上有大量基因编码这些泛素化相关的酶类或蛋白。检测这些泛素化修饰酶及其底物蛋白的生化特性和特异性是分析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内容。该文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检测体外泛素化反应的方法,不仅可通过检测对DTT敏感的硫酯键的形成来判断E2的活性、检测E3的体外泛素化活性,而且可以检测E2-E3和E3-底物的特异性。所用蛋白主要来源于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包括分属于绝大多数E2亚家族的成员,可用于不同RING类型E3的活性检测。该方法不仅可以采用多种E2进行E3活性分析,而且可以分析不同组合的E2-RINGE3、RINGE3-底物的泛素化活性等,亦可应用于真核生物蛋白质尤其是植物蛋白的体外泛素化活性分析。 赵庆臻 刘利静 谢旗 于菲菲高粱耐盐碱相关基因AT1及其在作物耐盐碱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高粱耐盐碱相关基因AT1及其在作物耐盐碱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所保护的一个技术方案是蛋白质或调控所述蛋白质编码基因表达的物质或调控所述蛋白质活性或含量的物质在调控植物耐盐碱性中的应用。所述蛋白质可为核苷酸序列为序... 谢旗 于菲菲 张会丽 谢鹏 吴耀荣植物耐旱相关蛋白VPS23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耐旱相关蛋白VPS23A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蛋白质,命名为VPS23A蛋白,是如下(a)或(b):(a)由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b)将(a)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 谢旗 于菲菲文献传递 泛素化修饰调控植物非生物逆境响应 被引量:1 2020年 高等植物必须固着在土壤中生长,因此其生长发育与环境密切相关。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演化出一套非生物逆境的适应机制。而蛋白泛素化修饰作为真核生物特有的蛋白翻译后修饰,能够直接调节生命活动中有关时空特异变化的生物学功能,其在植物应对逆境胁迫过程中意义重大。本实验室长期致力于蛋白泛素化修饰参与植物抗逆作用的机制研究。本文将从内质网相关性降解(ER-Assoc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ERAD)介导的植物非生物逆境响应、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调控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以及内膜系统参与植物逆境信号转导等方向,多角度系统地综述过去5年内,本实验室在植物非生物逆境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领域的后续发展提供借鉴。 曹孝强 于菲菲 谢旗关键词:非生物逆境 ERAD 蛋白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