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小艳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丹参
  • 1篇学成
  • 1篇阴干
  • 1篇酮类
  • 1篇节气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化学成分变化
  • 1篇黄酮
  • 1篇黄酮类
  • 1篇黄酮类成分
  • 1篇黄芩
  • 1篇二十四节气
  • 1篇HPLC
  • 1篇采后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篇李焱
  • 2篇周铜水
  • 2篇周国军
  • 2篇冯小艳
  • 1篇周安莉

传媒

  • 2篇安徽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干燥前后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为了验证不同产地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是否都是采后干燥诱导的产物,分别测定四川、山东、陕西三个主要产区新鲜样品晒干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新鲜和晒干丹参中6种酚酸和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新鲜丹参样品中丹酚酸类成分含量甚微(丹酚酸B<0.41%),但晒干样品中含量显著增加(丹酚酸B≥3.0%)。晒干后样品中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也有明显增加。结论不同产地丹参的重要成分丹酚酸B都是采后干燥胁迫诱导的产物。
冯小艳周国军李焱周铜水
关键词:丹参化学成分变化HPLC
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新鲜与阴干黄芩根黄酮类成分含量对比及其相关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山东临朐栽培黄芩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新鲜和阴干黄芩根黄芩苷等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对比及其相关性。方法连续一年(2013—2014年)按照二十四节气采收黄芩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新鲜和阴干样品中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各节气样品阴干后黄芩苷及总苷、总黄酮含量较新鲜显著增加,而黄芩素和总苷元则显著下降;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变化不明显。此外,阴干根中黄酮苷类成分的含量增加与新鲜根中原有成分的含量无相关性。结论一年各节气黄芩根的黄酮苷类成分主要是在采后干燥胁迫过程中产生的。
周安莉冯小艳周国军李焱周铜水
关键词:黄芩阴干黄酮类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