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术后
  • 2篇缺血
  • 2篇缺血再灌注
  • 2篇缺血再灌注损...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损伤
  • 2篇肺缺血
  • 2篇肺缺血再灌注
  • 2篇肺缺血再灌注...
  • 2篇肺移植
  • 1篇胸部
  • 1篇胸部疾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成分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机构

  • 5篇桂林医学院附...

作者

  • 5篇刘国华
  • 3篇王海永
  • 2篇梁岳培
  • 2篇王玮
  • 1篇王洋
  • 1篇石泉
  • 1篇李牧
  • 1篇郑民

传媒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在肺移植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肺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手段。尽管外科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处理不断的提高,但是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仍是肺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再灌注损伤在肺移植中的机制综述其研究进展。
刘国华梁岳培王海永
关键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移植
缺血预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对肺移植中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背景:研究显示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在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联合缺血后处理对肺移植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累积保护效应。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后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后4组建立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动物模型,缺血预处理组、缺血后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在造模前或/和造模后反复3次阻断开放左侧肺门。结果与结论:与缺血预处理组和缺血后处理组相比,联合处理组大鼠肺组织的干质量比、丙二醛和髓过氧化物酶降低(P<0.05),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缺血预处理组与缺血后处理组大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接近(P>0.05),且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基本相似。而且缺血预处理与联合处理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呈正相关。提示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联合应用对于减轻中性粒细胞的侵润和激活及氧化反应对于肺组织的损伤有明显的累积保护效应,从而可以更好的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刘国华梁岳培
关键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移植缺血预处理缺血后处理
CT仿真虚拟内镜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传统的内镜检查是侵入性检查,能给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和痛苦,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很难被患者接受。仿真内镜技术具有非侵入性、无痛苦、安全等优点,做为一种新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的:文章总结CT仿真内镜在胸部气管,血管,食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进展。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01/2010-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词为"仿真内镜,气管,血管,食管"和"Virtual Endoscope,airway,blood vessel,esophagus",语言限定为中文和English。排除重复性研究及质量差的文章,最终选入42篇文献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CT仿真内镜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能立体显示中空器官病变形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准确的影像信息。其无创性的诊断对术前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相信随着CT仿真内镜技术的发展,它在临床上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
王玮刘国华王海永
关键词:胸部疾病CT仿真内镜CT仿真支气管镜
64层螺旋CT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64层螺旋CT由于它的高时间空间分辨率,快速容积扫描,重组图像质量高等特点,能清晰地显示心脏房室及大血管结构,尤其在先天性心脏病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最具有潜力和价值的无创性心血管检查方法。本文就64层螺旋CT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和术后评估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刘国华王海永
关键词:64层螺旋CT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诊断术后评估
逆行自体血预充对儿童体外循环术后血液成分和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逆行自体血预充(RAP)对儿童体外循环术后血液成分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儿分为RAP组(n=20)和常规预充组(CP组,n=20),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术前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时,RAP组较CP组的RBC计数明显升高(P<0.05);在T3时,RAP组较CP组的WBC计数明显升高(P<0.05);在T2、T3时,RAP组较CP组的Hb及血细胞比容(HCT)明显升高(P<0.05);与CP组比较,RAP组围术期的用血量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减少(P<0.05);而两组的游离Hb、纤维蛋白原(Fib)、PLT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CP组较RAP组的IL-6和IL-8明显升高(P<0.05),T4的炎症反应最强烈;在T2、T3、T4时,RAP组较CP组的动态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明显降低(P<0.05)。结论 RAP用于常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可减少预充量,降低血液稀释程度,减少临床血用量,同时可以减轻体外循环术后血液有形成分的破坏并能减轻对肺功能的损伤。
李牧石泉王玮王洋刘国华郑民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病血液成分肺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