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致远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人居
  • 2篇人居环境
  • 2篇土地利用
  • 1篇灾害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温湿指数
  • 1篇系统服务功能
  • 1篇流域
  • 1篇模型构建
  • 1篇涝灾
  • 1篇基于GIS
  • 1篇价值评估
  • 1篇功能价值评估
  • 1篇汉江流域
  • 1篇洪涝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

  • 6篇孙小舟
  • 6篇周致远
  • 3篇赵虎
  • 1篇冯艳
  • 1篇罗丹
  • 1篇邵文静
  • 1篇柴立夫

传媒

  • 2篇亚热带水土保...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的GIS空间分析建模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空间数据的处理常常复杂而费时,处理过程也有重复性,基于空间分析单独模块的应用程序处理方法极大限制了数据处理能力,因此对于数据的流程化、批量化、自动化、快速化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地理现象与数学公式的复杂性也使得GIS空间分析单独模块处理过程繁杂,容易出现错误.文章以湖北省为案例,研究运用Arc GIS模型构建器,对分析过程运用模型进行控制,重点选择影响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的地形、气候、水文与地被条件的数学模型,综合以上4种因子构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即各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模型,并结合各自然地理因子对案例区进行相关分析处理和大量地面调查.研究分析结果与实际湖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有很高的吻合程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科学性,数据处理模型所具有的方便性、共享性为数据的批量化处理提供了方便.
孙小舟周致远邵文静周永刚柴立夫
关键词:人居环境GIS
基于GIS的湖北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运用GIS技术,以30m×30m为栅格尺度,基于温湿指数,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普通克里金插值法进行空间内插,系统分析温湿指数在湖北省的空间分布规律,定量评价湖北湖北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研究表明:1从总体上说:温湿指数的分布由东南部地区向西北部山区递减。7月份全境只有鄂西山区的部分地区适宜居住,面积大约有大约有3 753.46km2,1月份全省处于不适宜区。2湖北省人居环境气候适宜性区域差距明显,高度适宜区分布在鄂西山区,不适宜区分布在武汉附近的一些地区。3湖北省气候适宜程度表现在由平原向山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大部分地区属于一般适宜区与临界适宜区,不适宜区与高度适宜区面积较少。4鄂西山区气候适宜性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出现了立体适宜性,即随海拔的不同适宜性出现差异。
周致远孙小舟赵虎
关键词:温湿指数GIS技术
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中国区域经济带的空间演变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探索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对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中部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典型区域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为例,基于RS技术,在对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2000年、2007年、2013年3期遥感影像监督分类的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单一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等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13年间土地利用的时空格局及演变特点。研究表明:2000—2013年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结构稳定性较差;13年来,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耕地减少了10256.4756 km2,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耕地主要是转向了林地,从遥感影像对比发现,城市周围的耕地被建设用地侵蚀,水域的变化幅度最小;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建设用地在2007—2013年变化最为剧烈,其动态度是4.826%;区域变化方面,各地级市(省辖市)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汉阳与潜江的水域变化率较大,从总体而言,神农架林区各类土地利用类型变率均较低。
周致远孙小舟赵虎周永刚罗丹李新尧
关键词:土地利用
鄂北岗地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以鄂北岗地为研究区,运用RS技术和GIS技术,使用数学模型计算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与空间分布状态,定量揭示2001—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状况.结果表明,2001—2013年鄂北岗地土地利用结构稳定性较差,建设用地增加幅度大.就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而言,13年中,转入剧烈的是建设用地,转入面积达到84.967 1km2;转出剧烈的是耕地和林地,分别转出了72.365 4km2和45.832 5km2.动态指数计算结果表明,2001—2013年建设用地的年变化率最大,为3.916 8%,耕地最小,绝对值为0.453%.状态指数方面,正值地物为建设用地和水域,说明面积出现增加趋势;而负值地物说明面积呈现减少趋势.
孙小舟周致远刘双圆龚毅帆
关键词:土地利用鄂北岗地
湖北省汉江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5
2015年
运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成果参照法,对湖北省汉江流域7项生态服务功能(物质生产、供水、气候调节、蒸腾吸热、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科研文化教育功能)进行综合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湖北省汉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经济价值为6 016.28亿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668.66亿元,间接使用价值为5 347.62亿元。各生态服务总价值的比例占比重较大的是蒸腾吸热(74.05%)、科研文化教育(9.5%)、物质生产(5.15%)、供水(5.97%),表明湖北省汉江流域生态系统在蒸腾吸热、科研文化教育、物质生产、供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龚毅帆周致远孙小舟冯艳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20世纪陇南洪涝灾害特征分析
2014年
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可以作为今后防灾减灾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整理统计历史文献资料,对陇南20世纪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灾害序列趋势持续性计算。结果表明:20世纪陇南共发生洪涝灾害33次,平均3.3年1次;中度灾害最多,为11次,特大灾害共发生3次;灾害多发生在1949年到1990年,月份主要集中在6、7月,连年洪涝灾害也有发生;本区内的西和为高发区,礼县、两当、武都次之;徽县、成县最少。R/S分析法计算结果表明陇南市洪涝灾害时间序列具有长期相关的特征,未来有增加的趋势。
周致远孙小舟赵虎周永刚
关键词:洪涝灾害R/S分析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