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艳妮

作品数:2 被引量:8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点源
  • 1篇营养化
  • 1篇生态恢复
  • 1篇浅水湖泊
  • 1篇稳态
  • 1篇稳态转换
  • 1篇流域
  • 1篇湖泊
  • 1篇非点源
  • 1篇富营养化
  • 1篇沉水
  • 1篇沉水植物

机构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篇聂志丹
  • 2篇年跃刚
  • 2篇李英杰
  • 2篇宋英伟
  • 2篇孙艳妮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太湖五里湖非点源污染物的来源与控制对策被引量:13
2006年
现场调查显示,五里湖非点源污染物来源于城区道路、居民区、农业和绿化施肥等方面,在降雨时通过河道、湖周散流和大气沉降方式入湖.根据流域环境特点,将五里湖流域划分为西南山地风景旅游管理区,北部新城污染控制区和东南农业、渔业综合整治区3个区域类型,并对各区提出了如下的非点源污染控制对策:西南山地风景旅游管理区需采取陆上植被保护和滨水植被恢复工程;北部新城污染控制区需采取滨水区、河口区、河道区植被恢复工程以及人工湿地工程;东南农业、渔业综合整治区需采取有机农业工程、污水处理工程、植物塘净化工程和河道生态净化工程.
年跃刚李英杰宋英伟聂志丹孙艳妮
关键词:非点源流域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理论与生态恢复探讨被引量:69
2006年
从清水稳态与浊水稳态转换的过程、稳态阈值、稳态恢复力等方面介绍了浅水湖泊的稳态转换理论,总结了浊水稳态与清水稳态恢复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清水稳态与浊水稳态相互转换的驱动力,分析了富营养化引起的植物群落演替和稳态转换的过程.根据稳态转换理论和太湖五里湖的生态恢复实践,提出以改善生境条件为稳态转换驱动力进行生态恢复,并阐述了降低营养盐浓度、提高水体透明度、清除某些鱼类、改善基底、调节水位、软围隔消浪等生境改善措施.
年跃刚宋英伟李英杰孙艳妮聂志丹
关键词: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稳态转换沉水植物生态恢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