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醛和二甲苯联合染毒对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毒性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甲醛和二甲苯联合染毒对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方法将78只健康清洁级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13组,分别为低剂量甲醛染毒组(5 mg/kg)、中剂量甲醛染毒组(10 mg/kg)、高剂量甲醛染毒组(20mg/kg)以及生理盐水(0.01 ml/g)对照组;低剂量二甲苯染毒组(50 mg/kg)、中剂量二甲苯染毒组(100 mg/kg)、高剂量二甲苯染毒组(150 mg/kg)以及花生油(0.01 ml/g)对照组;低剂量联合染毒组(2.5 mg/kg甲醛+25 mg/kg二甲苯)、中剂量联合染毒组(5 mg/kg甲醛+50 mg/kg二甲苯)、高剂量联合染毒组(10 mg/kg甲醛+75 mg/kg二甲苯)以及生理盐水+花生油(体积比1∶1)对照组;环磷酰胺(40 mg/kg)作为微核试验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采用腹腔注射方式染毒,每天1次,连续7 d。染毒结束次日处死小鼠,采用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检测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作用。结果甲醛、二甲苯单独或联合染毒均可引起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增高(P<0.05),且微核率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上升。甲醛与二甲苯联合染毒组微核率高于各自单独染毒组,在高剂量联合染毒组尤其明显(P<0.05)。甲醛、二甲苯单独或联合染毒均可使小鼠骨髓彗星细胞尾部DNA含量及尾矩增加,且高剂量组尤其明显(P<0.05);二者在较低剂量联合染毒时便致彗星细胞尾部DNA含量及尾矩较甲醛和二甲苯单独染毒组有所增加(P<0.05);且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联合染毒毒性作用明显上升。结论甲醛、二甲苯染毒对小鼠骨髓细胞具有遗传毒性作用,二者联合染毒可能存在协同毒性效应。
- 白雪原福胜张婷王君霞王鸿张文珍
- 关键词: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彗星试验
- 甲醛和二甲苯联合染毒对小鼠的神经毒性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甲醛和二甲苯联合染毒对小鼠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为综合评价室内装修材料中甲醛和二甲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清洁级昆明小鼠72只,按完全随机设计,将小鼠随机分为12组,每组6只,雌雄各半,分别为低剂量(5 mg/kg)、中剂量(10 mg/kg)、高剂量甲醛染毒组(20 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50 mg/kg)、中剂量(100 mg/kg)、高剂量二甲苯染毒组(150 mg/kg)和花生油对照组以及低剂量(2.5 mg/kg甲醛+25 mg/kg二甲苯)、中剂量(5 mg/kg甲醛+50 mg/kg二甲苯)、高剂量联合染毒组(10 mg/kg甲醛+75 mg/kg二甲苯)以及生理盐水+花生油(体积比1∶1)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染毒,连续7 d。染毒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流式细胞凋亡对小鼠进行神经毒性的研究。结果与相应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甲醛、二甲苯以及联合染毒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剂量联合染毒组比较,中、高剂量甲醛、二甲苯联合染毒组雌性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各染毒组小鼠总体逃避潜伏期呈缩短趋势。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相应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甲醛、二甲苯染毒组以及各剂量联合染毒组小鼠找到平台的时间延长,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缩短,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百分比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剂量联合染毒组比较,各剂量甲醛染毒组和中、高剂量二甲苯染毒组小鼠找到平台的时间缩短,高剂量甲醛染毒组和二甲苯染毒组雌性小鼠、雄性小鼠以及小鼠总体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延长,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百分比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甲醛、二甲苯以及联合染毒组小鼠海马细胞早期凋亡率以及高剂量甲醛、二甲苯以及联合染
- 张婷原福胜白雪王鸿王君霞张文珍
- 关键词:甲醛二甲苯联合染毒水迷宫海马细胞
- 人源性ApoE4基因转染PC12细胞株建立及麦芽酚铝对其细胞活力影响
- 2017年
- 目的建立人源性载脂蛋白E4(ApoE4)基因转染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以下简称"PC12细胞"),探讨麦芽酚铝对该细胞株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将携带有人源性ApoE4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PC12细胞株,用嘌呤霉素进行筛选,获得ApoE4稳定过表达PC12细胞株(PC12-ApoE4组)和阴性空载体对照PC12细胞株(PC12-N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PC12组、PC12-NC组、PC12-ApoE4组细胞的R-Apo E和(或)H-Apo E-FLAG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鉴定构建效果。分别用浓度为0.00、100.00、200.00和400.00μmol/L的麦芽酚铝溶液对PC12-ApoE4组和PC12组细胞染毒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 PC12-ApoE4组、PC12-NC组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荧光表达,提示转染成功;PC12组细胞未见荧光表达。PC12组细胞R-Apo E基因、PC12-NC组细胞R-Apo E基因、PC12-ApoE4组细胞H-Apo E-FLAG基因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00、1.01和148.74;其中,PC12组与PC12-NC组细胞R-Apo E基因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PC12-ApoE4组细胞H-Apo E-FLAG基因(P<0.01)。麦芽酚铝染毒后,细胞存活率在染毒剂量及细胞类型的主效应以及交互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麦芽酚铝在0.00~400.00μmol/L浓度下,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2种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均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人源性ApoE4基因的细胞株。麦芽酚铝和ApoE4基因对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ApoE4基因可增强麦芽酚铝对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
- 张婷李立荣王姗姗赵宇卿张淑惠王翡牛侨
- 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慢病毒转染
- 人源性ApoE4基因转染PC12细胞株建立及麦芽酚铝对其细胞活力影响
- 目的:建立人源性载脂蛋白E4(ApoE4)基因转染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细胞(以下简称“PC12细胞”),探讨麦芽酚铝对该细胞株细胞活力的影响.
方法:将携带有人源性ApoE4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转...
- 张婷李立荣王姗姗赵宇卿张淑惠王翡牛侨
- 关键词:载脂蛋白E基因
- 职业铝接触工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表达与认知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职业铝接触工人血液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表达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山西某大型铝厂140例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0名电解铝车间工人为接触组,70名非电解铝车间工人为对照组。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数字广度测试(DST)、物体记忆测验(FOME)和简单反应时测验(SRTT)评价研究对象的认知水平;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浆铝水平作为工人铝接触的内暴露指标;采用RT-PCR法检测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各组认知水平和TNFR1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接触组血铝含量[(77.12±27.18)μg/L]高于对照组[(55.62±28.6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工人MMSE和FOME得分明显降低,SRTT得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接触组TNFR1mRNA相对表达量和TNFR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性分析,接触组中血铝含量与MMSE、DST呈负相关(rMMSE=-0.284,rDST=-0.331,P〈0.05),与SRTF、TNFR1(mRNA)、TNFR1(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SRTT=0.255,rmRNA=0.333,r蛋白=0.987,P〈0.01)。MMSE与TNFR1(mRNA)、TNFR1(蛋白)呈负相关(rmRNA=-0.268,r蛋白=-0.255,P〈0.05)。SRTF与TNFR1(蛋白)呈正相关(r蛋自=0.243,P〈0.05)。结论职业铝接触工人认知功能改变与TNFR1表达增加有关。
- 李立荣张婷王姗姗牛侨
- 关键词: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