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艳
-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的建立及黄连水提物对其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建立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biofilm,BF)在Φ30培养皿和96孔板表面形成的体外模型,并开展黄连水煎液对BF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选取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在Φ30培养皿中采用LB(Luria-Bertani medium)培养基系统复制体外BF模型,经银染后利用显微摄影系统观察BF形态;在96孔板中采用LB培养基系统复制体外BF模型,采用MTT法利用酶标仪测定OD值。将黄连水煎液作用于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分别采用MTT法和银染法考察黄连水提物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的影响。Φ30培养皿表面可以观察到黑染呈棉絮状的膜样物而空白组没有此样物质;96孔板中,模型组的OD值为4.191,空白组的OD值为0.069;药物作用24 h后黄连组的BF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80 mg/mL的黄连水煎液即开始对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0.8%,生药浓度达到180 mg/mL时为最佳抑制浓度,抑制率为70.23%。Φ30培养皿和96孔板表面可以形成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黄连水煎液可以抑制和破坏早期及成熟BF,且其抑制作用表现出了一定的量效关系,此方法对黄连水煎液作用于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是可行且稳定的,为应用于临床试验奠定基础。
- 张春艳包永睿孟宪生王帅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生物被膜MTT法银染法
- 气滞胃痛颗粒挥发性成分表征及药材归属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气滞胃痛颗粒中挥发性成分并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药材归属。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将所得质谱图经计算机数据处理和NIST298、WIL EY275标准质谱图库检索鉴定各种化学成分、确定其所属药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检测出34种化合物,主要来自于枳壳和香附2味药材,其主要成分分别是α-蒎烯(1.051%)、1-甲基-4-(1-甲基乙基)-1,4-环己二烯(9.701%)、β-月桂烯(2.417%)、间异丙基甲苯(2.148%),柠檬烯(54.789%)、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17.507%)、α-萜品醇(2.325%)等。结论此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气滞胃痛颗粒中挥发性成分分析,为气滞胃痛颗粒物质基础的阐明提供依据。
- 张春艳包永睿孟宪生王帅韩凌
- 关键词:气滞胃痛颗粒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