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霞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氮化
  • 2篇荧光粉
  • 2篇碳热还原
  • 2篇碳热还原氮化
  • 2篇碳热还原氮化...
  • 2篇热还原
  • 2篇发光
  • 2篇发光性
  • 2篇发光性能
  • 1篇性能研究
  • 1篇SR
  • 1篇EU2
  • 1篇EU
  • 1篇TB

机构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刘学建
  • 2篇李会利
  • 2篇黄政仁
  • 2篇李淑星
  • 2篇彭霞
  • 1篇黄毅华

传媒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Sr2Si5N8:Eu2+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以Sr2CO3、Si3N4和Eu2O3为原料,以C为主要还原剂,采用碳热还原氮化工艺合成Sr2Si5N8:Eu2+荧光粉,着重研究了C、Sr2CO3添加量及Eu2+浓度对产物物相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C与Si3N4的摩尔比nc/3 4Si Nn=9/5时,合成出Sr2Si5N8:Eu2+单相荧光粉,添加适当过量的Sr2CO3可提高合成产物的N含量,且荧光粉的发光强度与其N含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在450 nm蓝光激发下,受Eu2+的4f65d1→4f7跃迁作用,Sr2Si5N8:Eu2+荧光粉在550~700 nm波段范围产生非对称宽带发射。随着Eu2+掺杂浓度由1.5mol%增加到20mol%,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达到2mol%时发生浓度淬灭现象;发射主峰由608 nm逐步红移至641 nm;CIE色坐标从(0.606,0.393)位移至(0.656,0.343),是一种可用于白光LED的优质红色荧光粉。
彭霞李淑星刘学建黄政仁李会利
关键词:荧光粉碳热还原氮化法发光性能
Eu^(2+)/Tb^(3+)掺杂的Sr_2Si_5N_8基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了Eu2+/Tb3+掺杂的Sr2Si5N8基荧光粉,并重点研究了Tb3+-Eu2+共掺时Sr2Si5N8基荧光粉的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由于Tb3+的f→d间的跃迁是自旋允许的,Sr2Si5N8:Tb3+在330 nm激发光下,在490、543、585和623 nm四处各有一发射峰,它们分别来源于Tb3+的5D4→7Fj(j=6、5、4、3)能级跃迁;掺入Tb3+对Sr1.96Si5N8:0.04Eu2+的激发谱和发射谱的形状及峰位无明显影响,当共掺离子Tb3+浓度为x=0.01时,样品发射强度比未共掺的Sr1.96Si5N8:0.04Eu2+提高了约20%,Tb3+主要通过电多极能量传递的方式转向Eu2+。
彭霞李淑星刘学建黄毅华黄政仁李会利
关键词:碳热还原氮化法发光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