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
- 作品数:11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牵伸在运动与骨伤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7年
- 牵伸是指运用外力(人工或器械)牵伸短缩或挛缩组织,并使其延长,作轻微超过组织阻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运动([1-2])。牵伸能够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延展性、降低肌张力,提高肌肉耐力,即肌肉抗疲劳能力,改善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3-4])。1牵伸技术分类广义上来说,牵伸可分为主动牵伸和被动(辅助)牵伸。
- 林淑芳徐颖李民杨珊莉陶静陈立典
- 关键词:牵伸骨伤
- 量表在腰痛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6年
-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探求防治腰痛的最佳方法,对其疗效评估的手段也多种多样。本文搜集近4年共29篇关于防治腰痛的(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研究,旨在探讨相关量表在腰痛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以为有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徐颖陈立典
- 关键词:腰痛量表疗效评估
- 应用德尔菲法筛选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整理出一组较公认的、标准的、规范化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在前期古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2轮问卷调查,分别向全国专家发放100份、66份调查问卷,并对问卷反馈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结果:第一轮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6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66%,权威系数为0.86,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26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二轮共发放问卷66份,实际回收56份,专家积极系数为83.6%,权威系数为0.87,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5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系数及协调性好,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制定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可取。
- 庄朝安叶晓倩徐颖江一静姜财林淑芳杨珊莉陈立典
- 关键词:德尔菲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 针刺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咽部运动功能及咽部食物残留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吞咽训练组各40例。联合组剔除1例,吞咽训练组剔除2例,最终纳入研究联合组39例、吞咽训练组38例。2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吞咽训练组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在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针刺廉泉、风府、风池、翳风、吞咽穴,治疗4周。治疗前后应用纤维喉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观察患者咽部运动(咽内缩、舌根后缩能力)能力、残留(会厌谷、梨状窦残留)情况,同时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评估吞咽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咽内缩、舌根后缩能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联合组咽内缩、舌根后缩能力均高于吞咽训练组(P<0.05)。2组会厌谷、梨状窦残留情况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联合组会厌谷、梨状窦残留情况均少于吞咽训练组(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吞咽训练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吞咽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咽内缩、舌根后缩能力,减少会厌谷、梨状窦食物残留,改善其吞咽功能。
- 徐颖林淑芳江一静林茜杨珊莉
- 关键词: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针刺吞咽训练
- 轻度认知障碍目络特征分析与辨识模型构建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人群的目络特征,并基于此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MCI辨识模型,为MCI早期辨识提供客观性依据。方法将2022年4—12月在福建省福州市5个社区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招募的316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进行1∶1倾向性得分匹配,分为认知正常组和MCI组,每组158例。利用一般人口资料表、神经心理学测试量表、中医证素辨识系统和博奥目诊仪,采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认知测试结果、目络特征信息和中医证素。采用两独立非参数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MCI组和认知正常组间的目络特征和中医证素特征的差异;运用频数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探讨MCI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继而将316例研究数据随机分为80%训练集和20%验证集,运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算法,以MCI目络特征和中医证素为自变量,是否MCI为因变量,分别构建不同的MCI辨识模型,通过比较模型性能,选择最优模型,实现临床早期辨识。结果MCI组重要目络特征中,红色点、黯褐色斑、黯黄色雾漫、丘、血脉红色、血脉迂曲分布频率均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但黯粉色斑频率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MCI组心、脾、肝积分均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MCI组的痰、湿、血瘀、气滞、热、阳亢、暑、食积积分均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MCI组的阴虚、血虚、气虚、津亏、气陷积分均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MCI组常见病位证素为肝、肾、筋骨、脾、心和经络等,常见实性证素为痰、湿、血瘀和气滞,常见虚性证素为阴虚、血虚、气虚和阳虚。基于目络特征和中医证素的MCI辨识模型,本研究选择支持向量机模型为最优判别模型,其准确率为73.08%,敏感度为0.677,特异度为0.765,AUC为0.807,整体性能较好。结论MCI患者相比于正常人有
- 吴铁成曹蕾尹莲花何友泽刘志臻杨敏光徐颖吴劲松
-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支持向量机
-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探讨太极拳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P300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P300探讨为期12周太极拳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MCI患者随机分为4组:太极拳+tDCS组20例,接受太极拳训练联合阳极tDCS刺激;太极拳+伪tDCS组20例,接受太极拳训练联合伪tDCS刺激;健步走+tDCS组19例,接受健步走训练联合tDCS刺激;健步走+伪tDCS组20例,接受健步走训练联合伪tDCS刺激。干预周期为每周3次,每次1h,持续12周。干预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估整体认知功能,中文版韦氏成人记忆量表评估记忆功能,同时记录ERP-P300波幅和潜伏期的变化。结果:(1)12周干预后太极拳+tDCS组Mo CA评分显著高于健步走+伪tDCS组(P=0.009);太极拳+tDCS组记忆商评分显著高于太极拳+伪tDCS组(P=0.010)、健步走+tDCS组(P=0.004)及健步走+伪tDCS组(P=0.008)。(2)12周干预后太极拳+tDCS组Pz、Cz电极处波幅显著高于健步走+伪tDCS组(P分别为<0.001、0.001),太极拳+tDCS组Fz波幅显著高于健步走+tDCS组(P=0.011)及健步走+伪tDCS组(P=0.002)。(3)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o CA总分变化与Fz电极处波幅变化存在相关性(r=0.261,P=0.034)。结论:为期12周太极拳联合tDCS的干预可以改善MCI患者认知功能,增加ERP-P300在Pz波幅、Fz波幅、Cz电极处波幅,且整体认知功能的改变可能与Fz电极处波幅的变化有关。
- 徐颖邱志杰朱景芳黄佳陶静
-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太极拳P300
- 基于德尔菲针刺方案改善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观察德尔菲针刺穴组方案对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为社区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提供有效、规范的针刺方案。方法:共招募105例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试验组35例,对照组36例,空白组34例。试验组接受德尔菲针刺治疗方案+基础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辨证取穴针刺治疗方案+基础治疗;空白组仅接受基础治疗。针刺治疗时间为30min/次,1次/d,6次/周,共4周。所有受试者均于治疗开始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结局指标的评定。结果:(1)3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结局指标表评分无明显差异;(2)干预结束后,3组患者的FMA-LE、BBS、MBI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1);(3)干预结束后,3组患者的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干预结束后,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FMA-LE值、BBS值、MBI值的改善程度均优于空白组(P<0.05,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德尔菲针刺穴组方案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徐颖叶晓倩杨珊莉林淑芳陶静陈立典
- 关键词:脑卒中针刺平衡功能障碍德尔菲法
- 三寸针平刺外关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45例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三寸针平刺外关穴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粘连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肩周炎粘连期(冻结肩)患者,按1∶1比例随机单盲分成对照组45人和试验组45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试验组则运用三寸针平刺患侧外关穴配合手法松解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关节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疗效和关节活动度(ROM)改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寸针平刺外关穴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粘连期(冻结肩)较普通针刺配合手法松解疗法更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肩关节运动,值得临床推广。
- 李平元李民林淑芳徐颖
- 关键词:外关穴肩周炎手法松解
- 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在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15年
- 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较难、较慢恢复的功能障碍之一。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包括手臂、手掌、手指间的协调障碍,以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影响患者再次融入社会生活,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现代康复的评价量表,能量化地评价上肢功能情况,较直观的展现功能障碍程度,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评价治疗方式的疗效,评估上肢功能预后情况。因此,本文查阅相关临床研究并进行总结,整理出评价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常用量表,为科研和临床评价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 林淑芳徐颖叶晓倩杨珊莉陈立典
- 关键词:脑卒中量表上肢运动功能
- 基于德尔菲法的针刺方案改善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基于德尔菲法的针刺方案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264名合格的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德尔菲取穴组、常规取穴组和空白组。德尔菲取穴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德尔菲法针刺方案治疗,常规取穴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常规辨证针刺方案治疗,空白组仅接受基础治疗。干预时间为每天1次,每次30min,每周6次,持续4周。治疗4周结束后进行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①治疗后,德尔菲取穴组及常规取穴组FMA-UE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②治疗后,德尔菲取穴组及常规取穴组SHEF评分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治疗后,德尔菲取穴组及常规取穴组MBI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空白组(P<0.05),德尔菲取穴组及常规取穴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德尔菲针刺方案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
- 林淑芳徐颖叶晓倩杨珊莉
-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德尔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