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秀

作品数:3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城乡建设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地基
  • 3篇复合地基
  • 3篇刚性桩
  • 3篇刚性桩复合地...
  • 2篇建筑
  • 2篇工作性状
  • 2篇荷载
  • 2篇荷载分担
  • 2篇荷载分担比
  • 2篇筏板
  • 2篇分担比
  • 2篇高层建筑
  • 2篇工作性
  • 1篇桩顶
  • 1篇桩筏
  • 1篇桩筏基础
  • 1篇桩基
  • 1篇荷载传递
  • 1篇筏基
  • 1篇筏基础

机构

  • 3篇天津大学
  • 3篇河北城乡建设...
  • 2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篇郑刚
  • 3篇刘冬林
  • 3篇李金秀
  • 2篇刘金砺

传媒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减小筏板差异沉降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针对高层建筑筏板荷载分布特点,采用内密外疏布桩和仅在筏板中心布桩方式,通过现场缩尺(1:10)模型试验,完成了带上部结构无桩筏板和刚性桩复合地基筏板静载荷试验。分析了筏板沉降、桩端平面以下地基沉降和筏板外侧地面沉降、筏板下桩土反力分布、桩土荷载传递及桩土荷载分担比。研究了工作荷载下不同布桩方式降低筏板差异沉降的效果。
刘冬林郑刚刘金砺李金秀
关键词:高层建筑筏板刚性桩复合地基差异沉降荷载传递荷载分担比
刚性桩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工作性状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针对高层建筑筏板荷载分布特点,采用内密外疏布桩方式,通过现场缩尺(1:10)模型试验,完成了带上部结构的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载荷试验,分析了筏板沉降、桩端平面以下地基沉降和筏板外侧地面沉降、筏板下桩土反力分布、桩身轴力和侧摩阻分布及桩土荷载分担比,研究了工作荷载下复合地基与复合桩基的工作性状。与复合桩基相比,得出复合地基总沉降大、差异沉降小、桩端平面以下沉降小、桩上段存在负摩阻、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大、桩荷载分担比小的试验结果;复合地基可以更好地调动浅层地基土承载力,而复合桩基则能更好地调动深层地基土承载力,所得结论可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及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刘冬林郑刚刘金砺李金秀
关键词:高层建筑反力分布荷载分担比
桩顶与筏板多种连接构造方式工作性状对比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针对桩顶与筏板之间不同构造形式下的相互作用,对可压密土中刚性桩复合地基、常规桩筏基础和桩顶预留净空桩筏基础进行了现场模型试验,测量了筏板沉降、筏板内外不同深度地基土沉降、桩身轴力和桩间土反力,分析了不同荷载级别下筏板沉降、筏板内外不同深度地基土沉降、桩土荷载传递特性和桩土荷载分担比分布规律。与刚性桩复合地基和常规桩筏基础相比,对于桩顶预留净空桩筏基础工作性状,研究发现在桩顶与筏板接触前,桩顶预留净空桩筏基础工作性状与刚性桩复合地基相似;桩顶与筏板接触后,其工作性状与常规桩筏基础相似。试验条件下,桩顶与筏板之间接触、设置褥垫层、预留净空(或可压缩垫块)不同连接方式可显著影响桩间土的压缩及桩土相对滑移,对上述三者来说,桩身下部桩、土相对滑移量(桩端刺入量)依次减小。
郑刚刘冬林李金秀
关键词:桩筏基础刚性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