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怀珍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大雁
  • 2篇沙门氏菌
  • 2篇天鹅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1篇血清型
  • 1篇药性分析
  • 1篇沙门菌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黏膜免疫
  • 1篇黏膜免疫系统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分化
  • 1篇细胞分化抗原
  • 1篇消化道
  • 1篇小鼠
  • 1篇脉冲场
  • 1篇脉冲场凝胶电...
  • 1篇脉冲场凝胶电...

机构

  • 5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罗薇
  • 5篇杨怀珍
  • 3篇孔雪英
  • 3篇牟亚

传媒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雁、斑头雁和天鹅源沙门氏菌血清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解大雁、斑头雁及天鹅源沙门氏菌流行特征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本研究对33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鉴定,采用PFGE对其进行基因分型,并用BioNumerics 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鉴定出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6株、汤卜逊沙门氏菌19株、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1株、伊鲁木沙门氏菌1株、奥斯陆沙门氏菌1株、5株未定型。PFGE聚类分型共分为16个型别,其相似度为53.7%-100.0%,且大多数菌株与人源菌株相似度超过80%。结果表明,大雁、斑头雁及天鹅源沙门氏菌相同血清型PFGE带型高度相似,可能来自同一克隆株,不同血清型PFGE带型差别较大。
杨怀珍罗薇孔雪英葛润洲牟亚
关键词:沙门氏菌PFGE分型血清型
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黏膜免疫系统(MIS)是独立于免疫系统之外的一种复杂的免疫系统,包含机体80%的免疫细胞和50%以上的淋巴组织,是机体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黏膜免疫系统包括胃肠道黏膜、呼吸道黏膜、泌尿生殖道黏膜、一些外分泌腺黏膜、黏膜固有层与上皮细胞下分散的无被膜淋巴细胞、一些有生发中心器官化淋巴组织等,由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黏膜免疫组成,是局部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场所,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行综述。
孔雪英杨怀珍周晏阳罗薇
关键词: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免疫黏膜免疫系统
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Vi抗原对小鼠IgM、IgG、IgA和CD_3、CD_4、CD_8的影响
2016年
为了探明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Vi抗原对小鼠免疫球蛋白Ig M、Ig G、Ig A和白细胞分化抗原CD_3、CD_4、CD_8的影响,试验选用1株源于天鹅的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通过传代培养、血清学检测筛选得到Vi抗原丢失株,以0.5 mL/只的剂量腹腔注射小鼠,2 d后以24 h为间隔,连续采血7 d,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 M、Ig G、Ig A和CD_3、CD_4、CD_8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小鼠血清中IgM、IgG、IgA和CD_3、CD_4、CD_8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CD_4和IgA的变化最明显,分别在免疫后的第8天和第9天达到峰值。说明Vi抗原对小鼠IgM、IgG、IgA和CD_3、CD_4、CD_8有明显的影响。
牟亚杨怀珍罗薇
关键词:VI抗原小鼠白细胞分化抗原
食源性沙门氏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7
2016年
沙门氏菌是一种全球性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不仅能引起家畜、鼠类和禽类等动物的疾病,还可以通过食物传播感染人类,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有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而且大多数来源于动物源性食品。因此,沙门氏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品污染及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文章就食源性沙门氏菌的食品污染状况及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检测方法和耐药性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杨怀珍牟亚罗薇
关键词: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性
大雁、斑头雁和天鹅源沙门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研究大雁、斑头雁和天鹅源沙门菌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采用K-B纸片法对33株大雁、斑头雁和天鹅源沙门菌进行2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应用PCR对12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3株沙门菌分离株对阿莫西林、萘啶酸耐药性最高,分别为93.94%、87.88%,对氨苄西林(54.55%)、四环素(48.49%)、多西环素(48.49%)、卡那霉素(60.61%)、庆大霉素(48.49%)、链霉素(66.67%)耐药性比较严重,对氧氟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敏感。共检测到9种耐药基因,其中blaCMY-2阳性率为87.88%,qnr、aac(6′)-Ib-cr阳性率分别为17.24%、86.21%,tetA、tetB阳性率分别为45%、20%,aph(3)Ⅱ、aac(3)Ⅱ、aadA1阳性率分别为100%、10%、20%,sul2阳性率为100%,未检出blaTEM-1、tetC、tetG基因。说明大雁、斑头雁和天鹅源沙门菌严重耐药,且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葛润洲罗薇杨怀珍孔雪英
关键词:沙门菌耐药性耐药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