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亮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理信息
  • 2篇教学
  • 2篇GIS
  • 2篇GIS专业
  • 1篇导论
  • 1篇地理
  • 1篇地理信息科学
  • 1篇地质公园
  • 1篇地质遗迹
  • 1篇学科
  • 1篇学科竞赛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田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旅游
  • 1篇石油高校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实践教学环节
  • 1篇数字油田
  • 1篇双创

机构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6篇谢亮
  • 5篇王成武
  • 4篇汪宙峰
  • 3篇姜照勇
  • 2篇唐章英
  • 1篇卿凤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石油教育
  • 1篇测绘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创背景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与整合被引量:3
2017年
2013年5月以来,国家及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双创"的政策,"双创"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成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抓手。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刻理解"双创"的内涵,将"双创"外延到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王成武唐章英汪宙峰卿凤谢亮姜照勇
关键词:双创GIS专业实践教学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评价与保护被引量:1
2019年
地质遗迹是重要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地质公园的重要保护对象与内容。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采用小范围适度开发、大范围有效保护的方法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既可以保护地质生态系统,又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一处以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化石景观为核心,辅以红色文化与佛家文化的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有105处,分为6大类、11类、13亚类,地质遗迹类型丰富,具有极强的科研价值与观赏价值。在分析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公园内地质遗迹进行定量评价,探索公园的"1+2+N"开发利用模式,可以更好地统筹公园地质遗迹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
王成武田佳怡曹锋姜照勇谢亮
关键词:地质遗迹国家公园生态旅游
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GIS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3年
学科竞赛是检验学生实践环节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本文通过总结西南石油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近几年来参与的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经验,提出了围绕学科竞赛的“教学、实践、竞赛”三位一体的优化实施方案,即在阶梯式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及技能的同时,引导各年级的专业学生依据自身理论及方法的掌握情况参与不同类别的学科竞赛,其培养模式可为高校GIS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宝贵的经验。
谢亮王泽根张荞汪宙峰甄艳
关键词:学科竞赛GIS阶梯式教学创新型人才
以地理国情教育为特色的地理类课程思政设计探索与实践——以地理信息科学导论课为例
2023年
地理信息科学导论课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蕴含着特色鲜明的思政元素。结合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文章提出了课程思政设计的总体定位、三维度思政设计思路,将地理国情教育作为课程思政的特色和主线。经过初步探索与实践发现,融入课程思政后的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促进了专业整体的课程思政建设。
王成武汪宙峰谢亮唐章英王泽根姜照勇
石油高校GIS专业建设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简要叙述了GIS专业在石油类高校中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在石油类高校中建设GIS专业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结合当前"数字油田"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利用石油院校自身具备的优势资源来进行GIS人才培养的建议,同时指出"数字油田"是石油类院校开展具有石油特色GIS专业所能借助的最理想的方式。
谢亮王成武
关键词:数字油田
四川省自然保护区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22年
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濒危动植物而划分的特定区域,在涵养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省有自然保护区166处,类型丰富多样,是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对象涵盖珍稀动植物,保护功能涉及物种、水源和生态环境,与国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共同维系着中国西南地区,乃至青藏高原东缘的生态系统。因此,研究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1963—2018年间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①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以集聚为主,呈现集聚-随机-集聚的变化特征,且前期变化幅度大,后期变化幅度小,总体发展明显分为1963—1998年的单核形成与发展阶段和1998—2018年的双核阶段;②四川省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区域,其均衡度类型在时间上表现出由“差距悬殊”到“差距较大”的演变特征;③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重心活动范围相对较小,基本稳定在阿坝州南部。标准差椭圆的长短半轴和面积均变化强烈,总体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空间分布由南-北向演变为东北-西南向;④自然保护区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高密度区域分布在地势适中、气候温和、河流众多、土壤肥沃、人口稀少的阿坝州南部与东部地区。未来,四川省生态功能建设应该立足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的特点、分布状况,对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少的川西北、川东北和川南部分地区进行优化布局,以加强这些地区的生态功能建设。同时,探索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模式,实现自然保护区与周边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王成武崔彪汪宙峰谢亮陈雅靓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