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鹏程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推覆
  • 2篇推覆构造
  • 2篇年代学
  • 2篇闽西南
  • 2篇矿床
  • 1篇倒转
  • 1篇倒转背斜
  • 1篇地球化学制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岩墙
  • 1篇岩墙群
  • 1篇铁矿
  • 1篇铁矿床
  • 1篇同位素
  • 1篇凝灰岩
  • 1篇侏罗世
  • 1篇铪同位素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福建省闽西地...
  • 1篇江西省地质矿...

作者

  • 5篇张达
  • 5篇狄永军
  • 5篇闫鹏程
  • 3篇来守华
  • 3篇吴淦国
  • 3篇王森
  • 2篇吕良冀
  • 2篇袁远
  • 1篇秦晓峰
  • 1篇肖茂章
  • 1篇龚勇
  • 1篇徐贻赣
  • 1篇林全胜
  • 1篇秦思婷
  • 1篇余心起
  • 1篇张旭
  • 1篇龚勇
  • 1篇马帅
  • 1篇马帅

传媒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江西冷水坑银铅锌矿田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来自年代学的约束被引量:17
2013年
冷水坑矿田位于北武夷隆起北缘。在简要介绍该矿田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锆石SHRIMP U-Pb法测年,获得了矿田内赋存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银铅锌矿体的打鼓顶组凝灰岩加权平均年龄(157.6±3.2)Ma,表明打鼓顶组火山岩形成于晚侏罗世。该年龄可以代表成矿作用的下限年龄,并说明矿田推覆构造的活动时间与晚侏罗世火山活动的时间基本一致。推覆构造的发育说明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已经从近东西向的特提斯构造域转换为北北东向的滨太平洋构造域。晚侏罗世火山活动及推覆构造的发育是Izanagi板块沿北西方向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所产生的结果。
狄永军徐贻赣吴淦国张达肖茂章来守华余心起秦思婷闫鹏程龚勇秦晓峰
关键词:推覆构造江西冷水坑
闽西南铁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律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东南大陆自古元古代以来历经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多个具不同特色的构造成矿单元,其中闽西南地区位于永安—梅州晚古生代坳陷盆地的主体部位,盆地中充填的厚度不等的晚古生代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及中生代火山-侵入活动为同生或后期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成矿物质及热液来源,形成一批以紫金山铜金矿床、马坑铁矿等为代表的大(中小)型矿床或矿化点。闽西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对地该区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林全胜吴淦国张达狄永军吕良冀来守华袁远闫鹏程王森张旭
关键词:成矿规律闽西南矿床成矿系列滑脱构造拆离构造构造成矿
武夷山覆盖区马坑式铁矿层位及找矿方向被引量:7
2012年
马坑式铁矿床是永梅晚古生代坳陷次一级北东向龙漳基底断裂凹陷带内的大型铁矿床.其赋矿层位并不是很清楚,这影响了找矿工作.在野外地质调查和认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马坑式铁矿的控矿因素,认为马坑式矿区的褶皱主体为倒转背斜,而不是背斜的一翼;经畲组-栖霞组(C2j-P1q)及其与上覆文笔山组(P1w)之间的界面才是马坑式铁矿的赋矿层位,而不是林西组(C1l)与上覆经畲组-栖霞组(C2j-P1q)之间的界面;认为逆冲推覆构造也是重要的控矿因素,并指出了找矿方向.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是Izanagi板块自南东向北西方向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所产生的结果.
狄永军张达吴淦国闫鹏程来守华龚勇
关键词:倒转背斜推覆构造控矿因素矿床
福建龙岩大洋-莒舟花岗岩地球化学、年代学、铪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4
2015年
为了揭示闽西南龙岩地区大洋、莒舟花岗岩体的成因、侵位时代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在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利用LA-MC-ICPMS锆石U-Pb、Lu-Hf同位素测试方法对上述岩体进行年龄测定及铪同位素示踪。岩石学特征表明大洋、莒舟岩体具有多期次侵入特征,岩性主要为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以及花岗闪长岩。大洋岩体花岗闪长岩的年龄为(136.2±0.9)Ma,细粒花岗岩的年龄为(125.0±1.7)Ma,似斑状花岗岩的年龄为(132.0±0.2)Ma,菖舟似斑状花岗岩的年龄为(132.4±0.8)Ma。岩石地球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硅、富铝、低钛、高钾钙碱性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Cs、Pb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Ce、Ti等),微量元素表现出后造山伸展背景的特征。稀土含量较低,总稀土含量分别为92.76×10^-6-176.26×10^-6和116.63×10^-6-213.95×10^-6,具有显著的负铕异常(δEu=0.01-0.54)和稀土分布模式差异性特征。总体上具有较高的Na2O+K2O值、Ga/Al值及Rb含量,低Zr含量,具有高分异Ⅰ型花岗岩成因特征。两个代表性样品锆石铀εHf(t)值分别为-16.47--5.95和-11.05--3.35,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分别为1567~2221Ma和1400~1889Ma,来源于古元古一中元古代地壳物质重熔。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讨论了两个岩体的成因及其所代表的构造环境,进而探讨了大洋、莒舟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
王森张达Absai Vatuva闫鹏程马帅冯海滨宇腾达白昱狄永军
关键词:花岗岩锆石U-PB铪同位素
闽西南晚古生代以来伸展构造演化:中基性岩墙群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制约被引量:10
2015年
为了深入探讨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的伸展构造演化特征,在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闽西南龙岩一带中基性岩墙群进行年龄测定。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岩墙群属于钙碱性系列,主量元素以低TiO2(0.99%~1.73%)、高Al2O3(13.80%~15.76%)、高K2O(0.59%~4.42%)、K2O〉Na2O为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 Ba, Th, 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 Ta, Zr等)。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两期代表性岩墙分别形成于316 Ma和141 Ma,属于晚古生代中晚期和中生代晚期。本文运用构造环境判别方法,并结合沉积古地理特征,认为早期辉绿岩(316 Ma)可能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板内拉张环境,晚期辉绿岩(141 Ma)可能形成于板块俯冲之后的火山弧?伸展的过渡环境。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讨论了闽西南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经历的构造演化阶段,即晚泥盆世?早三叠世伸展,中?晚三叠世印支运动挤压,早?中侏罗世古特提斯构造域向燕山期太平洋构造域转换,以及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大规模伸展等主要阶段。
王森张达吕良冀ABSAI Vatuva狄永军闫鹏程林全胜张林阔马帅袁远
关键词:闽西南辉绿岩晚古生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