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冬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 黄淮海平原县域农地流转推算数据集
- 2018年
- 农地流转作为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空间格局特征是分析农业转型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黄淮海平原农户入户调查的小样本数据(包括农地流转数据、家庭最高受教育程度时间、外出就业人口占家庭人口比例、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等)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数据、农业灾害数据、农田生产力数据等,引用ELL模型推算出黄淮海平原县域农地转入、转出规模。结果表明,2010年黄淮海平原县域农地转入规模为461.39-1,379.86 hm2,农地转出规模为908.61-2,729.94hm2。从县域农地流转规模的平均水平来看,江苏省、安徽省和山东省的县域流转行为较为活跃,是黄淮海地区农地流转的热点区域;从空间格局来看,农地转入规模由西向东递增,规模较大的县域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中北部地区,河南、山东与河北三省接壤地区。数据存储为.xlsx格式,由1个文件组成,数据量为46 KB。
- 金贵邓祥征陈冬冬董寅陈坤
- 关键词:黄淮海平原农地流转
- 黄淮海平原农地流转空间分布与格局特征被引量:18
- 2016年
- 农地流转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分析农地流转空间格局特征对中国农业的转型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黄淮海平原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引入ELL模型对黄淮海平原农地流转抽样数据进行了空间推演,获得该地区县域尺度农地流转方向和规模的空间格局参数,进而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描述农地流转表征指标在县域尺度上的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黄淮海平原县域农地转入规模在440.79~1379.86hm^2,呈现出由西向东递增的趋势;农地转出规模在908.61~2745.29hm^2,表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特征;2农地转入和转出的Moran’s I_i值分别为0.78和0.89,反映出黄淮海平原农地转入和转出规模在空间上正相关(HH集聚和LL集聚),且相关系数较高;3在95%的置信度下,农地转入HH集聚区、LL集聚区县域单元数量占比分别为16.67%和20.61%;农地转出HH集聚区、LL集聚区县域单元数量占比分别为19.08%和26.32%;HH集聚的县域是黄淮海平原农地流转的核心区,有着较强的正向效应,LL集聚的县域在空间分布上较集中、稳定,对周边县域有负向影响。该研究揭示的黄淮海平原农地流转空间分布信息或规律,可以为农地流转空间格局优化和相关的管理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 金贵邓祥征陈冬冬王佩孙中孝
- 关键词:农地流转黄淮海平原
-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破坏,因此,如何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备受关注。本文以生态...
- 陈冬冬金贵
- 关键词:京津冀能值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