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宇飞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岩石
  • 2篇二叠统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东昆仑
  • 1篇岩石地球
  • 1篇岩石地球化学
  • 1篇岩石类型
  • 1篇岩石组合
  • 1篇源区
  • 1篇源区特征
  • 1篇上二叠统
  • 1篇石地
  • 1篇碎屑
  • 1篇碎屑组成
  • 1篇物源分析
  • 1篇下二叠统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2篇黄宇飞
  • 1篇张海军
  • 1篇王训练
  • 1篇高金汉
  • 1篇王勋
  • 1篇王根厚
  • 1篇黄晓宏
  • 1篇王忠宝
  • 1篇沈智军
  • 1篇陈耀飞
  • 1篇孙霄飞

传媒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西藏荣玛地区尼俄玛山下二叠统曲地组沉积特征被引量:3
2016年
西藏荣玛地区尼俄玛山下二叠统曲地组发育一套重力流沉积组合,根据其岩性、沉积构造和含化石特征等,在该套沉积体系识别出了9种岩石类型、5种岩石组合类型,并分别将其划归内扇主水道—水道间、中扇分支水道—天然堤—水道间、外扇朵叶体—末端水道及深水玄武岩和泥岩4种微相组合类型,以及海底扇和深海盆地2种沉积相类型,证明研究区曲地组属于半深海—深海沉积环境。这一结论与前人认为曲地组属于滨浅海相的认识完全不同,说明南羌塘盆地下二叠统曲地组在区域上存在明显的相变,即西部日土一带的滨浅海沉积向东到改则—尼玛一带逐渐变为半深海—深海沉积;证明南羌塘盆地早二叠世古特提斯洋进入演化成熟期,但羌塘地块从冈瓦纳北缘的裂解、脱离时间在东西向并不一致,东部早于西部;曲地组大套深水黑色泥页岩及砂岩为代表的重力流沉积的广泛发育,说明其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
陈耀飞高金汉王根厚黄宇飞孙霄飞王忠宝
关键词:岩石类型岩石组合下二叠统
东昆仑花石峡北部上二叠统格曲组源区特征:来自碎屑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被引量:1
2016年
东昆仑南缘上二叠统(乐平统)格曲组为一套由砾岩、砂岩和钙质泥岩构成的扇三角洲—浅海碳酸盐台地相沉积组合,记录了东昆仑造山带海西—印支过渡期构造演化过程,是解析该构造演化过程的理想对象。通过分析花石峡北坦地克借地区格曲组碎屑岩的碎屑组成与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探讨了其物源区属性。结果显示,砂岩类型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石英、长石和岩屑平均含量分别为50.9%、36.8%、12.4%,长石以钾长石为主,岩屑和砾石成分复杂。砂岩的SiO_2、Al_2O_3、TiO_2、TFe_2O_3、MgO、K_2O和Na_2O平均百分含量分别为62.06%、13.26%、0.44%、4.53%、3.02%、2.42%和3.18%;微量元素比值Th/Sc和Th/U较高,平均为1.06和7.71;稀土元素总量∑REE平均120.43×10^(-6),LREE/HREE和(La/Yb)N均值分别为9.34和12,轻稀土相对富集,δEu平均为0.96,Eu异常不明显,REE特征与大陆岛弧背景区杂砂岩相似,与东昆仑地体加里东期俯冲—碰撞型火山弧花岗岩具有亲缘性。碎屑组分和主量、微量元素特征与判别图解揭示,格曲组砂岩物源区为海西旋回早期从东昆仑地体裂离的东昆南微地块,源岩以花岗岩为主,变质岩、沉积岩和酸性—基性火山岩较少,其中花岗岩形成构造背景为加里东期的大陆岛弧。结合区域地质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格曲组为前陆盆地系统的隆后盆地沉积。
黄晓宏张海军王训练王勋沈智军黄宇飞
关键词:东昆仑物源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