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向阳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老年
  • 3篇老年人
  • 2篇跌倒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疼痛
  • 2篇儿童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低龄
  • 1篇跌倒风险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风险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儿童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疾病

机构

  • 13篇深圳市宝安区...
  • 6篇深圳市慢性病...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儿童医...

作者

  • 13篇何向阳
  • 12篇刘峥
  • 10篇郭艳芳
  • 9篇赵仁成
  • 7篇徐英
  • 5篇彭绩
  • 4篇雷林
  • 4篇袁青
  • 3篇李毅文
  • 3篇刘曼云
  • 2篇邓晓
  • 1篇周海滨
  • 1篇尹平
  • 1篇龚中坚
  • 1篇徐美虹
  • 1篇薛黛
  • 1篇张哲
  • 1篇汪媛
  • 1篇傅晓峰
  • 1篇徐英

传媒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伤害医学(电...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9—2015年深圳市宝安区居民烟草相关行为和认知的变化情况
2017年
目的 了解2009年与2015年深圳市宝安区居民吸烟、被动吸烟及其健康危害认知的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宝安区2009年和2015年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对比分析宝安区18~69岁常住居民吸烟、被动吸烟及其危害认知6年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相比2009年,总体上2015年现在吸烟率和曾经吸烟率降低,经过标化后其现在吸烟率和曾经吸烟率基本持平.分层分析显示18~24岁和45~64岁组、未婚和离异、丧偶人群和脑力劳动者吸烟情况变化不明显.然而,现在吸烟人群的每日吸烟量由(6.4±1.6)支/d升高至(14.4±9.3)支/d.同时,常住居民每天吸入二手烟的比例由25.4%降低至16.2%.常住居民认为吸烟和被动吸烟导致脑卒中风险增加的比例由35.5%上升至41.5%,但对于增加肺癌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认知比例有所下降.结论 继续加强控烟工作,尤其是针对青、中年人、未婚和离异、丧偶人群和脑力劳动者的控烟教育,进一步做好相关场所的禁烟工作,降低居民二手烟的暴露比例,提高全民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导致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认知.
刘峥彭绩何向阳赵仁成刘曼云徐英
关键词:吸烟
深圳市102户家庭学龄儿童居家环境伤害危险因素分布与住宅类型的关联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索学龄儿童居家环境伤害危险因素及与住宅类型的关联性,为制定针对性儿童伤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17岁学龄儿童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的“儿童安全家庭检查清单”上增加居住类型、年级和性别变量,进行预约入户调查。关联分析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并校正年级和性别因素的影响。结果共调查102户家庭,其中城中村43家。在校正年级和性别因素后,城中村较住宅区(电梯楼)和住宅区(楼梯楼)的家庭“安全占比”低,分别为(0.48±0.09),(0.57±0.11)和(0.60±0.20),F=7.699,P=0.001。三种住宅类型前十位不安全因素均体现在“儿童锁”、“尖角处的防护措施”、“电源插座防护套”等方面。结论学龄儿童居家环境伤害家庭干预的重点措施重点关注给“橱柜加儿童锁、电源插座加上防护套以及家具尖角处加上防护装置”等,且干预的重点应为居住在城中村的家庭。
徐英刘峥郭艳芳李志学李毅文马艳赵仁成何向阳汪媛雷林彭绩
关键词:学龄儿童居家环境
深圳市宝安区18~69岁居民代谢综合征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18~69岁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MS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PPS抽样方法,于2015年抽取宝安区1276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血生化指标测定。计算不同特征人群MS检出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调查共获取有效问卷1196份,结果显示宝安区18~69岁常住居民MS标化后检出率为13.98%,MS各组分中,低HDL-C检出率最高,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性、年龄大、腰围升高、SBP升高、DBP升高、FPG升高、TG升高是MS的危险性因素,HDL-C升高是MS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深圳市宝安区常住居民MS检出率较高。针对女性、年龄大的人群制定MS防控措施,建立并推行高危人群筛查制度,可以有效预防代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郭艳芳彭绩刘峥刘曼云赵仁成陈卿周海滨鲁志威何向阳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检出率
2018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食物多样性与跌倒风险的关联
2024年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人跌倒现状,探讨我国老年人食物多样性与跌倒风险的关联。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抽取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 698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以面对面方式入户调查,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收集11种食物类别的摄入频次,计算食物多样性评分,按照食物多样性评分的四分位数将老年人分为4组(Q1、Q2、Q3和Q4组);通过问卷调查老年人过去1年内的跌倒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食物多样性与跌倒风险的关联。结果 被调查老年人年龄(85.03±11.80)岁;男性4686人(43.8%),女性6012人(56.2%);城镇6191人(57.9%);跌倒发生率为22.9%(2454/10698)。调整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收入、吸烟、饮酒、锻炼、睡眠时间、中心型肥胖前期及中心型肥胖、视力障碍、失能、神经系统疾病、关节疾病后,与食物多样性Q1组老年人相比,Q2组、Q3组和Q4组老年人发生跌倒的风险分别降低17%、15%和24%,OR值分别为0.83(95%CI 0.74~0.94)、0.85(95%CI 0.74~0.97)和0.76(95%CI 0.66~0.89),经趋势检验P<0.01。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豆制品的高摄入量与较低的跌倒风险有关,OR值分别为0.76(95%CI 0.66~0.87)、0.81(95%CI 0.73~0.89)和0.88(95%CI 0.80~0.96)。结论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食物多样性高得分与低跌倒风险相关。
黄莉王玮铭赵仁成孙盼盼何向阳王禹贤李毅文陈曦徐英郭艳芳袁青刘峥
关键词:食物多样性跌倒老年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智能化评估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心血管风险智能化评估干预方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为探索高血压管理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于2020年1—6月抽取20家宝安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选取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者1208人,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每个季度常规随访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管理措施的基础上,每次随访给予心血管风险智能化评估和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行为期1年随访,采用t检验、χ^(2)检验等评估干预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8.67±19.68)mmHg、(80.95±13.20)mmHg,低于对照组的收缩压(141.04±16.45)mmHg(t=1.998,P=0.045)和舒张压(82.42±11.59)mmHg(t=1.993,P=0.046);干预组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中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总分分别为(20.49±2.41)分、(17.01±3.23)分、(28.91±4.23)分、(50.42±7.09)分、(116.82±9.14)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18.77±2.41)分(t=7.990,P<0.001)、(15.66±2.06)分(t=5.543,P<0.001)、(27.22±3.14)分(t=4.495,P<0.001)、(47.39±7.50)分(t=5.749,P<0.001)、(109.03±8.81)分(t=10.537,P<0.001);干预组干预后服药遵从行为量表得分为(4.97±0.83)分,高于对照组(4.48±1.03)分(t=5.496,P<0.001);腰围、舒张压等干预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心血管风险智能化评估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服药遵从行为,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何向阳刘峥张哲郭艳芳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自我护理能力服药依从性
深圳市宝安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估深圳市宝安区老年人心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分布及其未来10年的发病风险情况,为不同风险类型个体或群体实施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1—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65岁及以上在深圳市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32588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将30583名完成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生化检测的调查对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分析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并依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中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e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风险评估模型,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结果纳入资料完整的老年人30583例,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和吸烟的暴露率分别为54.85%(95%CI:54.29%~55.41%)、23.02%(95%CI:22.55%~23.49%)、38.18%(95%CI:37.64%~38.73%)、44.46%(95%CI:43.90%~45.01%)和10.49%(95%CI:10.15%~10.84%),男性吸烟(χ^(2)=4212.434,P<0.001)、超重(χ^(2)=21.924,P<0.001)的检出率要高于女性,女性高血压(χ^(2)=9.941,P=0.002)、糖尿病(χ^(2)=19.437,P<0.001)、血脂异常(χ^(2)=44.219,P<0.001)及肥胖(χ^(2)=86.131,P<0.001)的检出率要高于男性。ASCVD 10年发病风险等级为极高危、高危、中位和低危的比例分别为6.46%(95%CI:6.19%~6.74%)、30.61%(95%CI:30.10%~31.13%)、21.39%(95%CI:20.93%~21.85%)和41.54%(95%CI:40.98%~42.09%)。结论深圳市宝安区老年人ASCVD 10年发病风险高危及以上者占36.57%,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男性、高年龄段人群应成为心血管防治的重点人群。
何向阳刘峥吕滢东鲁志威郭艳芳
关键词:心血管病风险评估老年人
老年人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的相关因素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改善伴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的数据,选取其中所有有抑郁症状[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10)得分>10分]的老年人(年龄≥60岁)2370例,其中有1335例合并躯体疼痛(DP组,主诉至少存在一个部位的躯体疼痛)、1035例未合并躯体疼痛(NDP组)。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的相关因素。结果:2370例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中,合并躯体疼痛的检出率为56.3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45,95%CI:1.22~1.72)、农村户口(OR=2.32,95%CI:1.83~2.95)、患慢性疾病(OR=2.35,95%CI:1.84~2.99)、健康自评越差(健康自评一般OR值为2.09,95%CI:1.69~2.60;健康自评差OR值为3.33,95%CI:2.64~4.20)是老年人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的危险因素;年龄≥75岁(OR=0.72,95%CI:0.57~0.92)是老年人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症状之一。女性、年龄大、农村人口、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和健康自评状况较差是抑郁症状合并躯体疼痛的相关因素。
何向阳刘峥刘曼云鲁志威尹平
关键词:老年人抑郁症状躯体疼痛
深圳市宝安区教职人员应对儿童伤害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情况调查
2021年
目的了解不同办学性质教职人员对儿童伤害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其差异性。方法按照办学性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7-12/2018-02对深圳市宝安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职人员有关动物伤、烧烫伤、溺水、气体中毒、急救技能、公益救助热线等相关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t或t′检验。结果共258名教职人员接受调查,其中公办148名,民办110名;男性55名,女性203名。10个知识技能条目中正确回答6个及以上人数仅为54.3%。其中,“有人发生溺水时,可以手拉着手去救人”、“热液、蒸汽、火焰造成的烧烫伤创面应立即用洁净冷水冲洗或浸泡一段时间”以及“烫伤后立即涂抹药膏或牙膏、酱油等可以减轻伤势”3个条目公办学校正确应答率高于民办学校(均P<0.05),其余条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一半教职人员对于儿童伤害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有待提高,民办学校教职人员对于溺水、烧烫伤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公办教职人员差。
徐英郭艳芳李志学马艳赵仁成何向阳袁青邓晓彭绩雷林刘峥
关键词:教职人员儿童伤害急救知识急救技能问卷调查
回访减轻正畸患者疼痛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估短信和电话回访对于减轻正畸患者固定矫治疼痛感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行固定矫治的67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电话组和短信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完成问卷,以获得初始情况下患者对于疼痛的感受程度。随后在接受正畸治疗后第1~7天相同时间对每组患者进行疼痛感受程度的测定。结果:短信组和电话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减轻了固定矫治患者的疼痛,其中短信组的作用更大,不同性别患者对于疼痛的感受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回访,尤其是短信回访对于减轻正畸患者固定矫治的疼痛感有明显的作用效果。
薛黛龚中坚傅晓峰何向阳
关键词:回访疼痛固定矫治
低龄儿童家长应对儿童性侵犯的行为反应及影响因素
2021年
目的分析低龄儿童家长应对儿童性侵犯事件的可能行为反应及潜在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性侵犯预防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6—2020年儿童伤害预防项目"基线调查的部分数据,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小学三年级以下儿童家长的行为反应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 072名儿童家长进行分析,其中86.8%的家长选择"陪伴解决",51.0%家长带孩子看"心理医生",4.9%家长"责备孩子太不小心",2.9%家长选择"让孩子不要声张此事",6.5%的家长选择"其他"应对方式。外籍[OR值(95%CI)=2.58(1.25~5.15)]、文化程度越低(OR=0.26~0.64)的家长倾向"责备"孩子;母亲[OR值(95%CI)=0.54(0.33~0.90)]、文化程度越高(OR=0.27~0.72)的家长越不鼓励孩子"勿声张";母亲[OR值(95%CI)=1.73(1.32~2.27)]、年龄越高的孩子(OR=1.33~1.78)、家长文化程度较高(OR=1.65~2.99)的家长倾向"陪伴解决";≥30岁、高中/技校/中专文化程度的家长倾向带孩子看"心理医生"[OR值(95%CI)分别为1.39(1.14~1.71),1.79(1.26~2.53)]。结论家长比较重视性侵犯事件后的儿童身心健康,但仍有部分家长采取"责备"和"勿声张"的消极应对方式;家长角色、文化程度、亲子交流时长和儿童年龄情况是影响家长行为反应特征的主要因素。需进一步加强预防儿童性侵犯二次伤害的教育,同时充分考虑受教育对象的特征。
徐英郭艳芳李志学李毅文马艳赵仁成何向阳邓晓彭绩雷林刘峥
关键词:法定监护人暴力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